原住民

新竹荔枝產量優於去年 疫情影響推5台斤盒裝

新竹振道/記者萬世璉/新竹報導 撥開荔枝皮飽滿又多汁,吃在嘴裡滿滿的幸福感,北台灣荔枝產區,也是全台灣最晚生產荔枝的地方,這裡採收完後也就宣告要吃到荔枝就要等到明年了。今年疫情影響,沒有大量開放民眾採果,現在果農們透過農會或是民眾的來電訂購,來增加銷量。 新竹荔枝產季從六月中旬開始,像早...

防疫物資深入山地偏鄉 縣議長張峻與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義行可風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花蓮縣議長張峻與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發起「山地偏鄉疫情送暖活動」,首波物資募集到位,今(28)日上午在縣議會前廣場舉行點交儀式,隨後防疫物資上車前往秀林、萬榮、卓溪等三鄉發送,期盼協助弱勢度過在難關。▲縣議長張峻(左五)與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總幹事林冠霖(左起)、議員簡智...

宜縣新冠至6/19連5日0確診 金六結營區擴大篩檢全都陰性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新冠疫情至19日已連續5日0確診,縣內疫況似已趨於穩定;日前驚傳1名役男於休假期間染疫的金六結營區,再經擴大篩檢287人,結果全部陰性,虛驚一場;有關疫苗接種,仍依相關計畫持續進行中。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長徐廼維指出,全縣目前確診個案仍然維持在93例,總共篩檢1...

宜縣連3日無確診 縣府:仍需小心注意防疫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新冠疫情已連續3天0確診,三級防疫警戒何時能夠解封?縣長林姿妙17日表示,需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評估決定,但是目前雙北疫情依然嚴峻,籲請民眾仍需落實防疫措施,忍受暫時的不便,齊心抗疫。 縣政府衛生局長徐廼維指出,全縣目前已經篩檢15,918人,居家隔離40人...

疫情嚴峻避免群聚感染 花蓮市今年停辦豐年祭及感恩祭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花蓮市公所經與各部落頭目協商,決定停辦今年的豐年祭及感恩祭。市長魏嘉賢(16)日強調,這次疫情非同小可,感謝部落共體時艱,首度停辦百年傳統祭儀。▲花蓮市長魏嘉賢(左二)往年都會在豐年祭中,與族人歌舞同歡。(資料照片/市公所提供) 每年7月至9月...

加緊疫苗施打 宜縣20輛復康巴士免費接送長者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隨著新冠疫苗的陸續配發到位,各縣市已如火如荼的施打中,宜蘭縣政府為因應16日起88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特別調派20輛復康巴士免費接送身心障礙、坐輪椅的長者。 宜蘭縣政府指出,為了提升全民的防疫能量,已於12日為洗腎患者接種疫苗,並從15日開始,安排長照機構的工作人...

宜縣6/15零確診 花蓮確診個案有宜蘭活動足跡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新冠疫情15日零確診,但14日花蓮新增個案,之前曾經開車到宜蘭訪友,縣政府公布活動足跡,呼籲在相關時間、地點活動的民眾,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隨時做好因應措施。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長徐廼維指出,全縣目前共篩檢14,651例,居家隔離64人,2人死亡,累積確診...

宜縣新冠6/9添2確診 碧候雜貨店9月大嬰兒也染疫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新冠疫情9日再添2例本土確診個案,累計已86人染疫,2人死亡。今天新增確診個案有1名只有9個月大的男嬰,為南澳鄉碧候村雜貨店的家人,全家9口目前已有7人染疫、2人居家隔離中。 宜蘭縣政府衛生局長徐廼維說明,全縣目前完成篩檢10,853例,隔家隔離64人,共有8...

為傳統原民文化喝采 花蓮高工成立原住民實驗專班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國立花蓮高工今年首度在資訊科成立原住民實驗專班,一班僅招收35人,以原住民為優先錄取,非原住民也可就讀,但上限不得超過40%。校方企盼學生習得傳播媒體技巧,以期傳揚光大原民文化。▲花蓮高工曾在全國學生舞蹈比賽中,拿下特優佳績 。(圖/花蓮高工提供) 目前在花蓮縣的原...

國內疫情升溫 宜縣建請中央將端午假日移補中秋彈性上班日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嚴峻,中央和地方呼籲民眾端午假期盡量宅在家,避免跨區移動,宜蘭縣政府6日建請中央將端午節當天的休假取消,並移補中秋節連假之彈性上班日,使能維持正常的周休二日,以及4天的中秋連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日公布宜蘭確診數為9例,縣府為即時公布相關足跡,...

後山小調∕鄰居避疫

新冠疫情當前!我的三户鄰居各有避疫之道。 一位鄰居早在山區蓋一棟小別墅,他們偶爾從台北回來住,大概住一個禮拜就走了。這回台北疫情告急,鄰居則長住將近一個月,我們偶爾在山中小路不期而遇,總會寒喧聊聊疫情,鄰居說,還是住在山區比較安全!此次要住久一點了。 另一位鄰居昨天突然在一位熟識的朋友引...

後山小調∕疫情肆虐 繼之旱澇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最嚴重的雙北,昨天再來一場澇災,加上中南部好不容易才緩和的旱災,台灣小島歷經疫情及澇旱先後挾擊,災難不知何時能了? 過去,每次颱風警報發佈,心裡總是七上八下,緊盯颱風預測路線,隨時調整防颱準備,免得災情惨重,其實,現在氣候劇烈變化,突如其來的强降雨,現有的城市排水設計根本難以承...

後山小調∕海濱的紅藜

花蓮新社著名的海梯田,最近稻子已經吐穗勾頭,收穫的季節快到了,梯田不一定種稻,居然也有原住民農友種紅藜,此時紅藜紅通通的,即將在一兩天內收割。 紅藜鋒頭搶過水稻,相當醒目,不看它也難,可惜疫情期間難得有人欣賞紅藜之美,筆者和紅藜在海岸不期而遇,也和大家共享!(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溫富振) ...

後山小調∕東海岸偏鄉的防疫

昨天騎機車走一趟東海岸,見識偏遠村落防疫,我所見所聞,車輛沒幾部,小店家關門避疫,人幾乎都消失了! 部落的擴大播音器,不斷傅來聲音,仔細聽才聽清楚耍勤洗手,出門戴口罩,這種空中宣傳每天準時響起,不想聽也難。 ▲路上無車,唯有美景相伴。(圖∕溫富振攝) 平時台11線公路上絡繹不絕...

歷史的缺憾∕見證叭哩沙拓墾英雄 潘阿邊孫女人瑞之年相繼往生

很多人可能知道,所謂「開蘭」第一人是吳沙,但很少人知道,「叭哩沙平原」(三星平原)開拓英雄之一潘阿邊,他是噶瑪蘭族歪仔歪社頭目,最近,唯二的見證者,也是他的兩位孫女—張淑慎、張淑嬰女士,都以人瑞之年相繼於4月、5月往生。 漳州人吳沙,嘉慶元年(1796年)入墾宜蘭,但對於平埔族而言,吳沙與其族...

後山小調∕疫情嚴峻 歧視蔓延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花蓮縣也出現歧視現象,有原住民指控老父親進超商,因戴口罩及實名制遭語言霸凌歧視,向警方提出告訴。 新冠疫情在全世界流行大爆發,歧視性的語言、暴力層出不窮,最糟糕的是連美國前總統川普也說中國病毒等歧視語言,結果導致華人甚至東方人遭種族歧視暴力相向更嚴重,美國聯邦眾議院甚至通...

後山小調∕新冠病毒肆虐 人心高度不安

花蓮昨天公告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又創9人新高,累積已達21例,節節攀升的確診數字,令花蓮人高度不安,紛紛表達要求公佈更明確的活動足跡。 綜觀花蓮縣的確診案例,幾乎都是各種不同群聚感染,而官方公告的足跡為了保護隱私顯得不清不楚,造成民眾更為驚慌,於是要求官方公佈更清楚足跡的聲浪很大,結果網路廣傳...

宜蘭新冠5/27新增5確診5校正回歸 累計染疫61人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新冠疫情持續嚴重,27日新增5確診5校正回歸,累積染疫共已61人,經疫調發現,感染源大多來自外縣市。縣長林姿妙籲請大家務必遵守相關防疫措施,盡可能待在家,如有必要外出,一定要全程配戴口罩,並落實外出實聯制,共同抗疫,早日戰勝病毒。 針對南澳鄉碧候村雜貨店確診案,...

宜縣5/26再增2確診 個案相關的碧候村全村大篩檢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宜蘭縣新冠疫情26日增加2例確診個案,縣府團隊進行相關疫調及追蹤管理外,並且針對其中1例個案活動足跡相關的南澳鄉碧候村,進行全村大篩檢。 今(26)日宜蘭確診的2例個案中,分別為50多歲女性案5974、年僅1歲的幼兒案5975。 縣政府衛生局指出,案5974為...

歌頌釣魚台漁產豐富 音樂家陳賢東寫歌紀念

新竹振道/記者林彥斌/新竹報導 新竹在地音樂家陳賢東,八十多歲了,一樣坐在電腦前面,檢查他用心寫好的最新力作。這首歌歌名叫做「釣魚台之歌」,是陳賢東為了歌頌釣魚台的美好、漁場的豐富,以及漁民的努力打拼,而特別製作的一首歌。 這首歌陳賢東特別找來泰雅之聲合唱團演唱,在原住民的歌喉下,把釣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