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喬智/台北報導
農民曆將一年十二月份分為四季,並以孟、仲、季區分,故農曆一至三月,稱為孟春、仲春、季春,其餘夏秋冬均以此類推,而月的分界端看月亮週期。常用的十二節氣則為陽曆也稱太陽曆,收穫天地的農民須知日月,才能五穀豐收來年好日,故日常依仗農民曆。歲時便是依天地運行,取自然之法,調解自身與外在環境的頻率達到平衡,乃至歲月,曆法就是一門生活之法。
季春為農曆三月,亦為林語堂故居閑情生活節的初始,閑情生活節以生活為核心,李漁的《閑情偶寄》及林語堂《生活的藝術》,說的便是親力親為,感受生活實踐美學,美非遙不可觸的昂貴擺設,而是打開感官,汲取自然的餽贈,將其運用於日常,俯拾街花妝點一隅,便是美的開端。
從潤餅到閑情,從儀式到生活,季春開始讓錢靖芬老師領軍,走入自然主題的漆藝展現,亦有雅集茶會以琴會友,茶香潤餅舖陳滋味,接續體驗老建築裡的貼金及剪粘工藝,孟夏舒喜巷藝遊淡水河沿岸老城區,從街坊遺跡及人文信物看見節氣與節慶故事。仲夏以暇餘情趣為課題,帶領觀眾創造專屬的一期一會,從而感受身心的富足。
林語堂在書裡寫到:「享受悠閒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閒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閒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閒暇無事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