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地區是許多野鳥的天堂,在春天繁殖季節裡,田野和池塘經常可見花嘴鴨育雛的溫馨畫面。鴨媽媽和鴨爸爸帶著鴨寶寶隨處漫遊和覓食,也是許多賞鳥人士和攝影行家的最愛。
花嘴鴨(Eastern Spot-billed Duck)是台灣普遍冬候鳥,但在部分地區,如台北、宜蘭、花蓮、台東、金門等地都有繁殖的紀錄,所以也是不普遍的留鳥。宜蘭地區一年四季都可以看見花嘴鴨,真是欣賞花嘴鴨育雛的寶地。
▲花嘴鴨無論戲水或展翅,姿態萬千迷人。(圖∕周俊雄攝)
相較於另一種常見的冬候鳥小水鴨,牠的體型是花嘴鴨的袖珍版。小水鴨公母鳥顏色不同,平均身長40公分,花嘴鴨平均60公分,小水鴨體重大約350公克,花嘴鴨體重有750公克到1,500公克,所以花嘴鴨幾乎是小水鴨的三到四倍,在田野可以看見胖胖的野鴨,應該就是花嘴鴨了。
▲小水鴨。(圖∕周俊雄攝)
隨著天氣轉趨暖和,小水鴨都北返了。但是蘭陽平原的天空,還可以看見花嘴鴨三五成群飛來飛去,田埂或養殖池畔更可以看見成雙成對的花嘴鴨,平均生下七到九顆蛋。四月開始,許多鴨寶寶出生了,形成另一種溫馨的自然生態畫面。蘭陽地區的農民和養殖戶也都樂觀花嘴鴨生生不息,儘量不去干擾牠們的自然生態。
▲小水鴨(前)明顯比花嘴鴨(後)小了許多。(圖∕周俊雄攝)
雌雄花嘴鴨的外觀相似,但是公鳥體型較大。花嘴鴨又叫做斑嘴鴨,嘴黑色,先端黃色,體暗褐色,具有淡褐色羽緣,腳黃色。展翅或飛行時,翼鏡深藍色,相當搶眼。
所謂翼鏡(speculum feathers)是許多雁鴨飛羽有顏色鮮明的斑塊,例如,花嘴鴨的翼鏡是深藍色、外緣黑、上下緣白,小水鴨的翼鏡是綠色、上下緣白,綠頭鴨則是虹彩紫藍色、白色邊緣。在不同強度和角度的光線照射,翼鏡顏色有所不同。翼鏡的功能依然神秘,專家推測不同顏色的翼鏡,能夠幫助雁鴨在群聚和飛翔時比較容易辨認出同伴。
▲綠頭鴨公鳥(上)與母鳥(下)。(圖∕周俊雄攝)
在春暖花開,人間四月天,一群群毛茸茸的黃毛鴨頭,隨著辛苦的花嘴鴨爸爸媽媽,在水澤田間慢慢成長,也形成一幅溫馨美好的自然風情畫。(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