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喬智/台北報導
東吳大學在2022年3月16日舉辦《東吳永豐數金論壇》第二場次,主題是「2022年數位金融發展趨勢」。前金管會主委王儷玲強調,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 Social , and Governance)將是企業的基本人格,「No ESG, No Money」;而投資ESG企業,確實有助於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報酬。這次論壇並邀請永豐銀行黃品睿副總、永豐金證券蘇威嘉副總、阿爾發證券投顧陳敏宏總經理、與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李宜熹教授分享他們對數位金融發展趨勢之重要觀點。
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王儷玲主任提出金融科技的核心價值乃在從客戶體驗出發提供更貼心便利的商品服務,而金融科技的效益就在降低成本、提供差異化服務和提升客戶黏著性,也提高服務效率和品質。而建立金融生態系更在建立多元服務互惠共榮的產業生態系,增進新客群與新商機,並提升整體運營能力。他特別指出金融科技產業早期是新創公司與金融業的練兵場,但近年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是「大鯨魚」,且以TMT產業為主,即科技(Technology)、媒體(Media)、與電信(Telecom)。例如Apple Pay已在全球累積3.83億用戶,在2019年8月下旬則與高盛合作推出Apple Card,全力打造完整支付體驗。王儷玲教授更指出全球ESG投資將蔚為風潮,Bloomberg預估2025年全球ESG資產將佔全球資產三分之一以上,2036年全球ESG基金則將大幅成長至150兆美元。
永豐銀行副總經理黃品睿指出,疫情大幅改變國人生活接觸型態,催生各式各樣的金融零接觸需求,加速了數位金融服務的落地。以投資理財為例,母公司永豐金控積極整合銀行與證券服務,從客戶體驗思維出發,完成銀行資產管理各項服務與證券投資交易的串連。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局勢,建立「紀律性理財」更顯重要,也是永豐銀行認為追求「Work Hard, Play Hard」的年輕世代最需要關注的議題。永豐銀行致力打造與時俱進的數位金融服務,讓客戶輕鬆建立紀律投資習慣,積極建構完整理財生態圈,協助客戶建立「投資理財」、「消費支付」、「儲蓄」的理財正循環。
永豐金證券蘇威嘉副總指出,自2016年迄今,電子交易開戶數、電子交易戶數、及電子交易比重持續成長;新世代興起加上實施盤中零股交易,致新興用戶的活躍度日益提高,「長尾客群」(季成交1億以下散戶)在2021年已達1,669萬人。永豐金證券在投資理財歷程中提供適切服務,於觀望時機期、初心入市期、小試身手期、積極交易期、資深買賣期等,各有對應的產品及內容。蘇威嘉副總也直言,證券交易平台已跳脫過去「九宮格」的設計邏輯,而由直覺式簡單方便介面,讓投資人在三個步驟內取得所需服務。他也提出當前數位服務挑戰,正在由過去「號子」的資訊情報中心轉型為數位理財生態圈,並串聯知名財經媒體及社群,以有效掌握「投資決策點」。蘇威嘉副總也說明永豐投顧積極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合作,推出在地化版本的「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 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鼓勵更多企業加入ESG評級。
阿爾發投顧總經理陳敏宏則指出,機器人理財已逐漸走向主流,在2021年全球有近3億人使用機器人理財,資產規模突破1兆美元。而機器人理財深受年輕世代喜愛的主因乃是其方便、安全、客製化的服務內容。從設定財務目標、衡量風險屬性、進行資產配置、投資組合建議、到監控再平衡,逐步完成投資理財設定。從國外知名機器人理財公司Betterment報告來看,機器人理財確實幫助投資人每年多產生平均4.3%投資報酬率,主要原因就是採用低成本的ETF、紀律投資、全球多元分散投資、與再平衡調整。
東吳財精系教授李宜熹則提出聯邦學習強調「數據可用不可見」、「數據不動模型動」對跨組織協作,有效提高AI數據應用之效益。李宜熹教授指出,在大數據時代卻因為組織間基於隱私保護、數據安全、與數據利益考量,而出現數據孤島現象,他提出聯邦學習的類型化作法。針對用戶重疊性低、用戶特徵重疊性較高者可以「橫向聯邦學習」為之;而用戶重疊性較高、用戶特徵重疊性較低者,則可以縱向聯邦學習為之;而用戶重疊性較低且用戶特徵重疊性較低者,可以聯邦遷移學習為之。聯邦學習的應用場景包括集團金融子公司、金控、非金融服務業、與非集團協力企業等。
本次活動圓滿完成,東吳數金中心並預告下一次《東吳永豐數金論壇》將於2022年6月間舉辦,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