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在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力挺下,花蓮10位陶藝家聯手推出「陶花園—手作陶與茶樂的對話」聯展,各式各樣的茶器、茶具風格獨具,在花蓮縣文創園區伸展曼妙身姿,吸睛之至。 ▲陶藝家李宏彬的創作~「寄不出去的相思」。(圖/記者范振和攝)
▲陶藝家壽兆年的創作~「舞春窯」。(圖/記者范振和攝)
「陶花園」特展陶藝家5男5女包括,李宏彬、林逢熙、溫怡宏(太魯閣族)、廖光亮(排灣族)、壽兆年、王小嫻、劉秋紅、戴秀英、翁淑美、羅桂葉等10人,加上花藝師譚家倫,結合陶藝、茶席、花藝,即日起本月27日止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第6棟展出,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師生作品也一併亮麗登場,陶藝創作各擁特色,吸睛之至。▲陶藝家羅桂葉解說她的創作理念。(圖/記者范振和攝)
「陶花園」每天都安排陶藝家示範茶席、陶藝品結合花藝演出,每天下午2時至5時也有「花藝與陶」陶藝DIY課程,2月26日由李宏彬、27日由翁淑美指導,「陶花園」計畫執行人前文化局長江躍辰政院 強調,這是今年開春花蓮最大型的藝術嘉年華!▲陶藝家劉秋紅闡述作器意涵。(圖/記者范振和攝)
江躍辰指出,受到疫情影響,藝文展演不是停辦就是延期,讓藝文工作者承受很大的生活壓力。去年行政院編8千800億元紓困專案,包括五倍券、勞工失業補助,藝文團體如雲門、明華園也有專案扶植經費,然而個人工作室、甚至沒工作室的藝術家則陷入生活無人聞問的困境。
▲陶藝家翁淑美的創作「焰」,令人驚艷。(圖/記者范振和攝)
他相當感謝行政院東服中心副執行長郭應義同學協助引線,向文化部申請每月1萬元、3個月共3萬元的紓困方案,加上策展及布展經費120萬元,終能讓藝術家們歡喜創作,每位藝術家也有同理心,分別捐出1至3件作品現場拍賣,所得捐助基督教門諾會花蓮善牧中心,同時,他也很感謝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未收取場地租金,讓藝術家能實獲紓困金協助。▲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郭文昌師生作品大亮相,為會場增色不少。(圖/記者范振和攝)
▲陶藝家林逢熙的創作,頗為吸睛。(圖/記者范振和攝)
陶藝家羅桂葉表示,她在電信公司上班餘暇,由於酷愛陶藝,2007年拜在陶藝家蔡榮宗門下,習得正統的陶藝技法與紮實的理論知識,從而走上創作之路,2016年成立羅莎玩陶工作室,退休後在揑土玩陶中找到了生活情趣。 ▲陶藝家太魯閣族的溫怡宏作品質樸有韻。(圖/記者范振和攝)
▲陶藝家王小嫻的作品細膩有味。 (圖/記者范振和攝)
陶藝家劉秋紅解說她師法自然的創作理念,表示她常隨興之所至,帶著茶具品茶賞景,於是便把天空與大海的藍,放進作品裡,成就了美美的「藍色蹤跡」。其餘如,荷葉凋零、獨留蓮蓬的「落葉枯榮~是新生」、26年來不曾間斷的種子系列創作今年推「孕育」等創作,都令人不免多瞧一眼。
▲陶藝家劉秋紅26年來不曾間斷的種子系列創作,今年推出的新作「孕育」。(圖/記者范振和攝)
▲陶藝家廖光亮將他排灣族的圖騰展現在器皿創作中。(圖/記者范振和攝)
▲陶藝家戴秀英的作品加上花藝蒼配,美得不像話。(圖/記者范振和攝)
活動執行祕書楊淑梅指出,這一群陶藝家在山海擁抱的大自然中和泥、劈柴、拉坯、窯燒,生活俯拾皆是創作靈光,用自己燒製的茶器品茗,以器顯茶、以樂映茶、以花伴茶,此次與大家分享從中感受到人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那份恬適與情趣,誠然人生一大快事。 ▲「陶花園」聯展在花蓮縣文創園登場,請民眾把握觀賞時間 。(圖/記者范振和攝)
▲陶藝家李宏彬的作品充分透出他如魚得水的生活情趣。(圖/記者范振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