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5月台灣本土疫情升溫,台灣有近百萬名學子改成居家線上上課,度過了最長的一個暑假。而父母與小孩在家密集接觸,該如何好好溝通,成為親子間應深度經營的話題。但除了生活點滴,父母對子女的財商教育更顯重要,必須從小做起。

親職教育達人與理財保險專家,線上分享親子溝通與財商教育  

臺銀人壽為拉近親子距離、提升子女財商教育資訊,特舉辦「家庭幸福列車線上論壇」活動,邀請親子理財作家馬哈、理財達人郭莉芳、親職教育達人澤爸,以及臺銀人壽業務部壽險顧問石家盈,一同分享該怎麼跟孩子進行有意義、有往來的互動,以扎根正確的財商教育。

專攻親子對話課題的澤爸表示,不論是對正在念小學的孩童,或是已到國高中的青少年,父母都應清楚,親子間溝通應在平時就要進行,而不是在教導或特殊情況時才對話;然後父母跟子女對話時,不應以上對下的態度,或是斥責的言語,而是要體察子女對話後的想法與動機,引導出他的不安、困惑或悲傷的情緒,一同面對,最後澤爸更提醒父母,在跟子女溝通時,最好「放下手機」或「暫離工作」,讓子女知道你在乎這次的對話,這絕對是現在或未來每次溝通都能順利進行的墊腳石。

孩子5歲帶他們認識金錢,10歲培養金錢管理能力,理財觀念按步就班,而出版親子理財10堂課,親子理財溝通授課經驗豐富的馬哈老師則認為,父母可在5歲時就跟孩子展開金錢對話,場景可以在超商或市場這些生活周遭常見的環境,藉由消費讓孩子認識金錢;當小孩10歲時,則可逐步培養他們金錢管理的能力,例如透過零用錢的發放,讓孩子學習自主管理金錢;到15歲青少年時,父母就該開始為孩子建構理財能力,讓他們接觸、知道相關資訊。

而家有4寶的理財達人郭莉芳以她與青少年孩子進行財商對話的經驗指出,她會跟孩子一起坐下來,討論金錢的配置與預算規劃,孩子既有部分的金錢自主權,父母也能掌握孩子的金錢觀與消費思維;此外,她也不時分享一些簡單易懂的新聞資訊,讓孩子了解世界大事,以及一些基本的總經現象,慢慢建構孩子的理財知識。而為了孩子了解自己的保障,她也會簡單的跟孩子敘述已幫他們投保了哪些保單,不會完全一無所知。

保險規劃經驗豐富的石家盈,則從實務面提醒父母在幫孩子與家人進行保障規劃時應有的方向與注意事項。通常愈年輕、保費愈便宜,因此父母可在孩子剛出生後就幫他們規劃適合的保障,能獲得更好的醫療照顧;而到了青少年階段,孩子的活動力強,常常往外跑,這時父母就該為其規劃意外險、醫療險與失能險,轉嫁發生意外或疾病時可能產生的醫療費用。但她也提醒,為小孩規劃也別輕忽自身保障,父母通常是家庭經濟主要來源,除了教養子女,可能還要撫養父母,因此建議父母應檢視自己的保障是否充足,若有壽險規劃需求,可以定期壽險為主,然後將部分資金配置於儲蓄險或投資型保單上,實現理財目標,最後也別忘了退休規劃,愈早開始進行,愈有機會幫自己打造一個充實富足的晚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