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位居東亞澳候鳥遷徙路線中繼站,全台六百多種鳥類有百分之六十以上是候鳥。在眾多過境鳥之中,暫時過境台灣的斑尾鷸,它可以連續八天八夜從北極圈飛到南半球紐西蘭度冬,八個晝夜期間不停地振翅疾飛,也不吃、不睡覺,連科學家也讚嘆它的超強飛行能力。
時令進入立夏,多數的度冬候鳥已經離境,目前,仍有更多的過境鳥暫停台灣補充體力,也有部分夏候鳥選擇在台灣繁殖育雛。在宜蘭的海濱、沼澤、水塘,近日仍然出現許多過境候鳥,其中有一種不普遍的過境鳥斑尾鷸,其實大有來頭!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贊助的科學家曾經研究斑尾鷸的遷徙路徑,2008年的一項研究,觀鳥人在阿拉斯加的斑尾鷸繫上衛星追蹤器,發現南飛度冬的斑尾鷸,竟是連續八天八夜不停飛行,持續11,500公里的距離,直接飛抵紐西蘭。
北半球進入夏季之初,這些斑尾鷸又從紐西蘭、澳洲一帶,飛回北極圈育雛。不過,回程路徑改為中途降落1萬公里遠的中國大陸黃海沿岸,經過6周的覓食和補充體能,最後再飛6,000公里回到北極圈繁殖地。其中,有極少數斑尾鷸會在臺灣短暫停留。
斑尾鷸身長只有37-41公分,身上主要是灰褐色和栗紅色斑紋,長長的嘴喙往上微翹,這是它與另一種體型外貌接近的黑尾鷸平直嘴喙較為明顯的辨識特點。斑尾鷸在台灣屬於稀有的冬候鳥和不普遍的過境鳥,它喜歡用嘴喙戳入泥灘地探取軟體動物。春夏之間,幸運的賞鳥人可以在宜蘭的農田和水塘,發現少數斑尾鷸停留和覓食的芳蹤。
古代的人不明瞭候鳥遷徙的原因和路徑,在十九世紀以前,用來解釋鳥類族群在一年之中某段時間消失的理論,充滿想像力。亞里斯多德(西元前384-前322)相信,多數的鳥類是去冬眠或是變形為其它物種。中世紀歐洲人認為,冬季出現白夾黑雁的解釋是它們從樹長出來,17世紀,有一位神職人員推測它們飛到月球上去。
直到1822年,一名德國獵人射下一隻白鸛,它脖子上的附屬物竟是一支非洲中部原住民族的箭。1906年,觀鳥人為白鸛裝上腳環,終於找到它們在沙哈拉沙漠以南度冬地。
全世界將近一萬種鳥類,有接近半數是候鳥。隨著追蹤科技進步,候鳥遷徙的秘密逐漸被打開,但仍有更多謎團未解。科學家也同時發現,更多的工業和農業污染、棲地遭到開發與破壞,候鳥的生態環境已經面臨空前的危機。(本文作者/資深媒體人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