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創校近70年的臺中市立啟聰學校(簡稱:中聰),原本為招收視障與聽障生的盲啞學校,隨著台灣特殊教育的變遷,現今發展為招收聽覺障礙、與多重障礙的綜合型特殊教育學校,目前校內共有220名來自中部各縣市的學生。隨著融合教育的推行,校舍老舊的問題日益凸顯,逾半世紀的校齡,使得校內無障礙設施嚴重不足,身心障礙學生深受影響。以教室講台為例,身障學生往往需繞道而行。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後稱:基金會)得知後,邀請了20名企業志工前往修繕,希望為學生們打造更便利、友善的學習空間。
為協助高職部學生順利接軌職場,本次公益修繕鎖定三間職能教室與電腦教室,不僅要打造無障礙空間,更要完善設備,提升教學品質,以符合學生未來發展所需。遠雄志工抵達後立刻分組動工,負責打鑿兩間教室講台的志工們三人一組,用打石機分階段鑿破水泥講台,再逐一搬開碎石。另一旁電腦教室則多了一組打地板溝的志工,沿著規劃好的路徑,將地板鑿出一道道溝槽,以便未來將電線與電腦線路埋在地面下,確保學生行走安全性。除了教室空間的優化,手工藝教室與生活家事教室內,也添設可收納用品或器具的櫃子,看似簡單的收納櫃,可是志工們挽起袖子從無到有製作完成,一片片的木板打釘、鎖螺絲、貼皮,最後放上層架隔板,每一個步驟,都蘊含著志工們對中聰學子的愛護。
▲(圖/遠雄公益文教基金會)
適性教育兼顧就業準備與身心發展,透過手部訓練,如剪裁、縫紉等,不僅培養學生技能,更能促進大腦活化,預防功能退化。遠雄文教公益基金會執行長楊舜欽表示:「臺中啟聰學校的學生,雖然聽得不太清楚,或學習較緩慢,但他們依舊勤奮且按部就班的跟著老師規劃的課程來學習。在職能訓練課程中,將商品上架、收銀,以及整理被套、摺衣服,這類對我們而言簡單的動作,但對中聰的學生來說,得反覆練習才能做得順手。學生們緩步前進但永不放棄的努力,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堅毅與韌性,期望透過此次校園修繕,讓孩子們及早替未來做好準備,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
臺中啟聰學校公益修繕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14h9KBbhTw
▲(圖/遠雄公益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