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張麗善體驗社區推動永續成果。(圖/雲林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青琪/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15日在林內紙蝶生態地景園區舉行「114年雲林縣社區農村再生成果展」,展現社區的活力與創意,縣長張麗善並頒獎表揚26個傑出社區,期許大家更努力,推動農村再生3.0計畫,邁向淨零永續,讓雲林農村蛻變重生。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推動農村再生計畫最多的縣市,迄今已經成功輔導154處農村再生社區,每項計畫執行率均達100%。縣府推動農再計畫是「從下到上」,由社區發起經過產官學研輔導,就社區產業活化、文化保存與生態保育等領域提出計畫。縣府城鄉處全力支持社區執行,提升農村產業價值,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保護生態環境,帶動社區發展,也創造社區亮點。

張麗善說,農村再生計畫成功協助社區產業從一級農業發展為六級產業,提升農業產值。縣府將持續推動農村再生3.0,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理念,及企業ESG責任,融入在計畫推動中,如推展農漁業資材循環經濟,節能減廢,實現淨零永續。

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表示,縣府自99年度與農村水保署共同推動農村再生計畫,至今成功輔導了154處農村再生社區,並在100至114年間爭取18億4567萬5000元的經費支持,透過百分之百的執行率,讓參與再生計畫的農村發展,產生實質改變與成效。

114年雲林縣的農村再生執行計畫核定212項計畫,涵蓋政府興建、文化保存、生態保育、行銷推廣等多個領域,總經費高達1億2081萬,核定計畫件數與經費均為全國之冠,也代表中央對雲林縣推動農村再生計畫的肯定。

城鄉處指出,今年農再成果展以「淨零農村・永續新家園」為主題。展示社區在推動低碳生活、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方面的卓越成果。透過居民的辛勤耕耘與熱忱守護,通過創新與合作,將綠色永續發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具體化社區「永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