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零碳」早已不僅是一個環保議題,而是塑造企業競爭力與全球市場地位的重要戰略。「零碳」不僅考驗著企業的應變能力,也為其提供了開創全新商業模式的契機。臺灣數位企業總會推動「零碳大學」,其學員包括了珍煮丹董事長高永誠、豐藝集團策略長陳少翎,以及大武山牧場科技營運長魏毓恆,三位領導者表示「零碳轉型」是一場長期的挑戰,但同時也是創造價值的機會。
在接受《The Icons》專訪時,台灣茶飲產業領航者的珍煮丹董事長高永誠表示,茶飲產業的碳排放源主要集中在原物料供應端,例如茶葉與牛奶的生產,以及這些原料在加工與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推動「零碳轉型」需要從根本改變供應鏈結構。珍煮丹在採購過程中更傾向與符合永續生產標準的供應商合作,確保每杯茶飲從源頭到消費者手中,盡可能降低碳足跡。在成為數總的學員後,「數位轉型」則為珍煮丹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高永誠認為數位化不僅能提升稽核效率和數據精準度,還能減少紙本作業帶來的浪費。如今,珍煮丹已全面推行無紙化稽核和數位管理,大幅減少了對自然資源的消耗。
▲豐藝集團開發一款工具,能大幅降低碳排放數據收集與管理的成本,還可以將企業數據導入雲端,進行即時分析與排放優化。(圖/豐藝集團提供)
電子科技業向來以資源密集與碳排放高著稱,如何在推動產品創新之餘實現永續目標,是豐藝集團面臨的重要課題。策略長陳少翎以「零碳大學」的學習經驗為基礎,開發了一款針對中小企業的碳盤查工具,成功應用於自家企業,並逐步推廣至其他產業,「我們希望透過性價比高的解決方案,讓更多企業有能力參與永續轉型。」他提到這款工具不但能大幅降低碳排放數據收集與管理的成本,還可以將企業數據導入雲端,進行即時分析與排放優化。
對於以生物生產為核心的畜牧業而言,「零碳轉型」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大武山牧場科技營運長魏毓恆坦言,行業本身的特性讓轉型空間相對受限,「我們的挑戰在於,如何在保證動物健康與產量的基礎上,同時減少碳排放。」為應對這些問題,大武山牧場採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首先,在包材上引入可回收材料,將傳統的塑膠包裝替換為符合FSC標準的環保材質。其次,專注於「精準營養」,通過優化飼料配方,讓動物在消耗更少飼料的情況下產出更多產品,從而降低飼料相關的碳排放。同時,牧場積極導入數位技術,優化能源管理和生產效率,利用數據監控系統,精準掌握能源使用情況,並進一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大武山牧場在包材使用上引入可回收材料,將傳統的塑膠包裝替換為符合FSC標準的環保材質。(圖/大武山牧場提供)
零碳目標已從環保行動升華為驅動全球產業轉型與生活方式革新的核心力量。在實現永續未來的道路上,臺灣數位企業總會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為企業領袖提供了深度學習、跨界合作與資源整合的寶貴機會。透過「零碳大學」,來自不同行業的企業家們正以多樣的創新方式,為產業的「零碳轉型」注入新的動能與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