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與肺炎有甚麼不一樣?

流感是特指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通常症狀來的快去得也快。肺炎顧名思義是肺部發炎,可能由細菌、病毒、黴菌等各種病原體所引起。流感可能導致肺炎,特別是高危險族群,例如年長者、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感染流感後,可能因病毒直接影響或併發細菌感染而引發肺炎,嚴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怎麼知道我是肺炎還是流感?

流感最常見且典型的症狀是發燒(通常超過38°C)以及全身肌肉痠痛,通常這兩個症狀同時出現就很有可能是流感了。其他的症狀還包括、喉嚨痛、咳嗽、鼻塞、流鼻水等等。至於肺炎的症狀其實有輕有重,輕至單純咳嗽,重至高燒不退、咳嗽帶血或呼吸急促意識混亂都有可能,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保持警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如何預防流感和肺炎呢?

要預防疾病的發生,不外乎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保護並避免病菌感染的途徑,下面幫大家列出3大重點:

  1. 施打疫苗
    • 接種疫苗可說是最直接增強抵抗力的途徑,通常每年10月會開始施打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由WHO和各國監測機構預測來年可能的病毒株去製作,即使預測有誤,還是可以降低重症和住院的機率。至於肺炎疫苗目前只有針對細菌預防的肺炎鏈球菌疫苗,分為13價、23價等,它們對付的細菌都不盡相同,但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機率和發病的嚴重程度喔。
  2.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 增強自身免疫力也是預防疾病的不二法門。要增強免疫力除了均衡飲食,六大類食物都要攝取外,也要注意提早就寢、避免熬夜,千萬不要覺得只要睡眠總時長有足夠就好喔。此外,規律運動也是一個很好的手段,適度的有氧無氧運動,除了可以幫助提高心肺耐力,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更健康。
  3. 避免感染源
    • 疾病最直接的感染方式,就是經飛沫、接觸、糞口感染,所以在疾病流行期間減少出入人多擁擠、通風不良的場所、勤洗手,阻絕病菌可能的入侵途徑、戴口罩,避免周遭或空氣中的病菌趁機感染人體。這些不起眼的舉動,可能就是防止你感染或傳染給他人的重要行為喔!

感染後的應對方式

當然,不是說上面的注意事項全部做到就不會被感染,所以對於感染後的應對方法也最好能有所了解:

  1. 及早就醫:如果在感染之初就能及早發現,例如發高燒和肌肉痠痛,抑或是和平常感冒的症狀不太一樣時,最好是盡早就醫診斷。如果確認是流行性感冒就可以及時治療,甚至高風險族群也可以開立抗病毒藥物如克流感以免病情惡化。
  2. 適當休息與補充水分:萬一感染的時候,要記得在家休養,避免外出二次感染也減少病菌的傳播;此外也要適度補充水分,幫助身體增加代謝,讓身體維持一個良好的養病環境。
  3. 避免急病亂投醫:切勿隨意聽信來路不明的偏方或隨意自行使用抗生素,因為對於流感而言,抗生素完全沒有殺死病毒的效果;就算是肺炎也不一定是細菌感染,更別說不同的細菌適合的抗生素種類不一樣。胡亂使用抗生素除了無法治癒外,更有可能因為抗藥性的關係而讓細菌產生抗藥性。

雖然近來因為流感的新聞使得人心惶惶,但只要照護得宜,演變成重症住院的機率還是很低的。俗話說的好,預防勝於治療,透過疫苗接種、良好生活習慣等,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特別是高風險族群更應積極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嚴重併發症。遠離流感及肺炎,從日常預防做起,讓看過這篇文章的你我,一起推行正確的預防觀念吧!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