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營養師達哥,去年底我去了北海道旅遊,

同行的朋友有一半人中了流感,當時大家症狀雖然不輕,

但因為過幾天就恢復了,所以沒有太多的感覺。

但事後回想,這是因為我們運氣好,沒遇到併發症,才沒讓這趟旅程變成「流感修羅場」。

流感並不是單純的感冒,它不只會造成高燒、喉嚨痛、全身痠痛,

甚至可能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嚴重時甚至可能致命。

目前,日本和台灣流行的主要流感病毒株都是 A 型流感 H1N1

這類型病毒特別容易造成高燒與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而且流感病毒的傳播速度極快,透過飛沫、接觸等方式傳播,

一個不小心,身邊的人可能就全軍覆沒。

問題來了,該如何保護自己?

流感防禦計劃:如何用飲食提升免疫力?

  1. 增強免疫力的營養素

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像一支防禦軍隊,需要有足夠的「補給」才能維持正常戰力。如果平常營養攝取不足,就像士兵吃不飽、睡不飽,戰力低落,一旦病毒來襲,擋都擋不住!以下幾種關鍵營養素,絕對是免疫力的好幫手:

維生素 C(促進白血球功能、抗氧化)

💡 推薦食物:柑橘類(橙、葡萄柚、檸檬)、奇異果、草莓、甜椒、番茄

維生素 C 是免疫系統的「指揮官」,能促進白血球的功能,提高對抗病毒的能力。生病時,維生素 C 需求量大增,所以平時可以多補充含量高的天然食物。

維生素 D(調節免疫反應,降低感染風險)

💡 推薦食物:鮭魚、鯖魚、蛋黃、牛奶、日曬過的香菇

維生素 D 是人體對抗病毒的重要角色,它能幫助免疫細胞運作,降低感染風險。

但問題是,現代人久坐辦公室,曬太陽的時間少,維生素 D 常常不足。

除了多吃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也可以適度曬太陽 10-15 分鐘/次,促進體內合成。

鋅(支持免疫細胞運作)

💡 推薦食物:生蠔、牛肉、南瓜子、腰果、全穀類

鋅能幫助免疫細胞發育,減少病毒繁殖。

流感期間,鋅的需求量會上升,特別是有在健身的人,體內鋅的消耗量更高,

因此飲食中可以適量增加富含鋅的食物。

優質蛋白質(維持免疫系統運作)

💡 推薦食物:雞肉、魚、豆腐、毛豆、雞蛋

免疫系統的主要構成成分之一就是蛋白質,缺乏蛋白質,免疫力就會下降!

因此平時飲食一定要確保足夠的蛋白質攝取。

益生菌(促進腸道健康,提高免疫防禦)

💡 推薦食物:優格、泡菜、味噌、納豆、發酵乳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腸道健康,免疫力自然提升!益生菌能幫助維持腸道菌叢平衡,強化腸道屏障,降低病毒感染的機率。

✅ Omega-3 脂肪酸(抗發炎,提高免疫力)

💡 推薦食物:鮭魚、亞麻籽、核桃、奇亞籽

Omega-3 是天然的抗發炎營養素,可以降低身體慢性發炎的狀態,讓免疫系統反應更敏銳、更有效率。

多酚與抗氧化物(降低發炎反應)

💡 推薦食物:綠茶、黑巧克力、藍莓、葡萄

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身體對抗自由基傷害,減少發炎反應。

  1. 增強身體防禦力的飲食習慣

除了攝取正確的營養素,日常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身體的免疫防禦能力,這幾點務必記住!

🔹 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過度偏食,確保攝取多樣化的食物,提供身體完整營養素。

🔹 多喝水:維持呼吸道黏膜濕潤,減少病毒入侵機會。每天建議攝取 2000-3000ml 水分。

🔹 減少高糖、高油食物:甜點、含糖飲料、炸物等高熱量食物會影響免疫細胞功能,避免過量攝取。

🔹 適量攝取辛香料:如蒜頭、生薑、薑黃,這些食材具有天然抗發炎與抗病毒的功效。

🔹 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好的生活習慣同樣影響免疫功能,睡眠不足、長期壓力過大,都會讓免疫力下降。

預防勝於治療,現在開始行動!

流感並非只是小感冒,它可能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與其等到生病後才後悔,不如現在就開始行動,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這些方法都是目前醫學界普遍認可的免疫強化策略,從疫苗接種到營養補充,

再到健康的生活習慣,都是強化身體防禦力的關鍵。

✔️ 疫苗施打要積極! 流感疫苗雖然不能 100% 預防感染,但可以有效減少重症與併發症的風險 。

✔️ 營養均衡,吃對食物! 免疫力不是一天養成的,透過日常飲食累積,是對抗病毒最基本的防線。

✔️ 日常生活習慣要顧好! 不只是吃對東西,還要確保每天 7-9 小時充足睡眠,適當運動與減少壓力,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

✔️ 保持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降低感染風險。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遠離流感威脅,健康過冬!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