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首場國家檔案高中營隊活動。(圖/檔案管理局提供)

記者翁一如/綜合報導

2025年1月22至23日,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首度在高中生寒假期間,辦理「國家檔案高中營隊」,為契合教育部108課綱自主學習、探究與實作之精神,營隊以「當國家檔案與臺灣飲食文化相遇」為題,結合檔案解讀分析,讓學員重新認識臺灣飲食文化深厚底蘊,並藉由活動設計培養其問題分析、批判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為未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安排新莊老街踏查,瞭解老街歷史與飲食文化。(圖/檔案管理局提供)

此次營隊,檔案管理局攜手新北市板橋高中、丹鳳高中合作,招募兩校20位學員,設計三場專題講座、一場新莊老街踏查,讓學員循序漸進瞭解國家檔案與臺灣在地飲食文化。

第一場講座當國家檔案與臺灣飲食文化相遇:米、糖、鹽、麵粉檔案介紹」,先讓同學抽籤分為:米、糖、鹽、麵粉四組,以專題講述方式,帶領他們從檔案管理局官網找到國家檔案資訊網,查詢各組相關檔案,結合檔案活動通、檔案樂活情報等資源,從米、糖、鹽、麵粉四元素,思索米糧增產與技術合作、砂糖消費與運輸交通、傳統曬鹽到今日進口、美援麵粉與飲食改變等多元議題。

第二場、第三場講座「品嚐飲食文學與情感交融的臺灣味」、「餐桌上的權力遊戲」,是立基檔案管理局與高雄海青工商教師共同研發的教案成果。「品嚐飲食文學與情感交融的臺灣味」透過QR code、slido操作,讓學員聯想喜歡的地方小吃,再以檔案影像帶大家回味過去烤香腸等傳統小吃。除此之外,以檔案中的酒家菜、傅培梅剪報紀錄,讓學生實際解讀檔案,掌握酒家菜組成要素、酒家菜特色、傅培梅料理節目及食譜在臺灣的影響力。

▲兩天營隊帶領同學分組討論報告、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收穫滿滿。(圖/檔案管理局提供)

「餐桌上的權力遊戲」以文化位階的概念,探索國宴美食符碼,並從國家檔案解析國宴隆重儀式、來賓座位圖意義,國宴菜色由奢入簡的變化,更以一份國宴菜單,讓大家實際觀察原來菜名「大漢復興」、「山河一統」,是指雞絨粟米復興鍋與滷牛肉墨魚雙拼,「吉祥如意」、「萬年長青」則是鳳尾明蝦與炒波菜。從「大漢、一統」不難理解當年政府反共復國的思維,「吉祥如意、萬年長青」寓示傳統習俗好兆頭。最後,也讓各組急智動腦,設計一道風味料理,並冠上華麗的菜名。

為讓學員體驗在地飲食好滋味,安排「謎走新莊老街:節慶飲食與懷舊好滋味」,經實際踏查以瞭解新莊老街與媽祖宮、武聖廟、廣福宮的歷史沿革,造訪米市巷、潮江寺以回顧早期新莊種稻產米,當許多中國船隻來到新莊卸貨後,便會補充米糧回返,不難想像當時苦力工人搬運米糧的繁榮景象。老街上,有逾百年的老順香餅舖,讓麵粉經過多重變奏,化身傳統糕餅、金牌鳳梨酥及鹹光餅,鹹光餅便是添加食鹽而獨具風味。同樣是百年老店翁裕美商行,主力商品麥芽糖是低甜度澱粉糖,熱量低,可直接食用,在燉煮滷肉、紅燒肉適量添加,則色香味更佳。值得注意的是在臺灣傳統社會,麥芽糖是糕餅製造的重要原料之一,據說早年新莊老街麥芽糖商行林立,業務蒸蒸日上。

兩天營隊活動除講座及老街踏查,更有隊輔老師引導學員們搜尋、解讀檔案並且組織專題,對米、糖、鹽、麵粉深入探究,完成臺灣飲食文化實作專題報告。民以食為天,米乃臺灣重要糧食,也曾是臺灣拓展國際關係的媒介。「「米」援非洲:1960年代的臺灣外交先鋒計畫與外交拓展」,訴說當年政府為穩定非洲外交,組織農耕隊前往非洲,協助許多國家種稻產米,重現那段鋤犁拓邦誼的歲月。糖是重要經濟物產,「尋尋蜜蜜—糖類文化介紹」,組織國家檔案資源,梳理植蔗運輸、砂糖提煉以及各種糖製品的加工及價值。鹽除了用於烹飪調味,還有多種用途,「鹽來如此」觸及食鹽生產興衰歷程、多元鹽品在各行各業及民眾生活中的用途,以及鹽與許多疾病的防治。今天,國中小學生在學校吃營養午餐,大部以米食為主,有時候也會出現麵食。但早期臺灣營養午餐與美援相關,在美國提供臺灣麵粉的歲月中,學生們最常吃到的是麵包、饅頭與麵條等麵食品。

依米、糖、鹽、麵粉的分組報告相當精彩,每位學員在兩天的活動都滿載而歸,後續將依照個人參加兩天營隊的心得,製作學習歷程檔案,成為個人獨特的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