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萊姆病」病例!疾病管制署公布該案為「境外移入」個案,一名60多歲法國籍男性,9月中旬在法國被蜱蟲叮咬後,腿部出現紅疹,來臺後情況未改善,就醫由醫師通報採檢,確認感染萊姆病,目前服用抗生素治療中。
疾管署說明,這名6旬法籍男性今年5月至10月至法國,來臺後於12月上旬就醫,由於潛伏期間具法國旅遊史,且於自述自法國來臺前遭蜱蟲咬傷,研判感染地為法國。
疾管署說明,萊姆病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藉由被感染的蜱(俗稱壁蝨)叮咬而傳播,不會人傳人;多發生於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鼠類、狗、貓、牛、馬及鹿等。萊姆病潛伏期為3至30 天(平均約7天),70%至80%感染者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感染初期會有頭痛、發燒、寒顫、噁心、嘔吐、肌肉疼痛及淋巴腺腫脹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若無妥適治療,後期可能會出現心臟或神經系統異常。
疾管署提醒,國際萊姆病近年疫情上升,且分布區域有擴散趨勢,呼籲民眾至野外踏青或前往流行地區時應加強防護措施,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將褲管紮入襪內,並於皮膚裸露處塗抹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蟲藥劑;返家前應檢查是否遭蜱叮咬或附著,並儘快沐浴及換洗衣物;如發現遭硬蜱叮咬,應用鑷子夾住蜱的口器,小心將蜱摘除,避免口器斷裂殘留於體內,並立刻用肥皂沖洗叮咬處,降低感染風險。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接觸史以利醫師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