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附小推動國際教育有成,代表東區出席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推動會」,昨(4)日由校長鮑明鈞與研究主任張慧娟分享「小小背包客‧文化走讀趣」的課程成果,教育部長鄭英耀等人頻頻點頭稱讚。
東華附小有30個國小班和2個幼兒園班,共845名學生,超過八成教師具備國際教育專業能力,民國85年起,學校積極參與國際教育交流活動,從國際教育1.0、2.0到中程計畫,逐步累積豐厚的成果。學校以社群專業發展為基礎,深化「小小背包客‧文化走讀趣」的國際教育課程,透過課程轉化與實踐,讓學生在文化走讀中,培養本土認同與國際關懷。
從低年級的「責任消費啟蒙」、中年級的「有機農業探索」到高年級的「在地產業研究」,構成了完整的學習階梯,全面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張慧娟期望孩子的背包裡,不只是裝書本,還能裝滿探索的好奇心和理解文化的素養,也期待能持續探究、行動與反思。
透過參訪裸賣店、玩具回收中心等地,學生實地體驗責任消費與永續發展的意義,將學習從課本延伸到生活,成為跨領域統整的實踐者。鄭英耀表示,他看到基層的努力,國際教育成果百花齊放,此次透過知識的分享,讓彼此壯大,也創造無限的可能。
東華附小的課程不僅聚焦於本土文化認同,還透過與國外學校的合作交流,幫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所長何希慧建議,國際教育是文化教育,東華附小可以將課程模組化,形塑為其他學校的參考範例,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東華附小掌握「越在地越國際」的課程本質,發展出「美崙PAPAGO」這樣的高年級特色主題課程。學生透過走訪郭子究音樂館、大陳一村、鳥踏石等六大在地主題場域,規劃半日美崙輕旅行,編製摺頁文宣,並在松園別館向觀光客解說與推廣花蓮文化與觀光,令國教署副署長許麗娟高度肯定,表示東華附小的國際教育校本課程展現了視野交融、跨越隔閡、規劃實踐三大主軸,這是國際教育與課程結合的典範。
鮑明鈞強調,學校的目標是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全球公民,既擁抱本土文化,也擁有世界視野。這群「小背包客」,將以文化為行囊,邁向更廣闊的世界舞台,書寫屬於他們的國際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