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立委鍾佳濱服務處於8月22日舉辦了一場健行活動,參與者從屏東出發,經過台東浸水營古道時,意外遭遇虎頭蜂群攻擊,導致一名洪姓服務處助理不幸身亡。此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尤其在暑假尾聲之際,許多民眾趁機帶孩子前往山區健行,如何防範蜂群攻擊成為熱門討論話題。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森林育樂科技專家黃麒仁提醒,虎頭蜂分巢高峰期為每年9月至11月,此期間若能避免野外活動,可有效降低被攻擊的風險。如果必須在此期間外出,建議穿著淺色衣物和帽子,並使用含有敵避(DEET)成分的防蚊液。

彰化地區的補蜂專家李先生則提供了遭遇蜂群攻擊時的應對建議。他強調,面對蜂群時應「壓低身體」,「慢慢向反方向撤離」,「避免使用香水」和「穿著鮮豔衣物」,「避免大幅度揮動四肢」,並「緩步退出蜂群飛行的方向」。遵循這些建議可以減少受傷風險。

有熱心網友補充,若有人遭蜂螫傷,應立刻將患者移至安全處,以清水或冰敷方式清洗傷口,以減少蜂螫遺留的費洛蒙,避免再次被螫。若患者出現暈眩、呼吸困難或意識不清,應立即通報消防局,儘速送醫。此外,如果目擊同行者遭到攻擊,應利用衣物、帽子或背包保護身體,並壓低身體迅速撤離現場。

動保處提醒,目前台灣已發現八種虎頭蜂,其中以黑腹虎頭蜂的危險性最高。其蜂巢通常位於樹木高處,大小類似籃球,且其攻擊性強,遇到時應保持至少10公尺的安全距離,以免發生嚴重傷害。

新聞來源:享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