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燕鷗飛臨頭城大溪漁港礁岩築巢育雛。(圖∕吳楊欽攝)

記者陳木隆∕宜蘭報導

每逢炎夏時節,就會有蒼燕鷗飛臨頭城大溪漁港,專挑險峻的礁石區繁衍下一代。由於牠們的到訪,再度掀起一波追拍、賞鳥熱!飛羽、漁船與拍岸浪潮聲,為人來人往、船進船出的漁港增添幾許熱鬧的景象。


▲蒼燕鷗配對共舞,姿態優美。(圖∕吳楊欽攝)

蒼燕鷗屬於不普遍的夏候鳥,對於一些經驗老道的鳥友而言,並不陌生,儘管每年都會看到、拍到親鳥辛苦餵食幼鳥的畫面,但仍樂此不疲地冒險越堤攀岩,就是想要捕捉更好的鏡頭。


▲蒼燕鷗屬於不普遍夏候鳥。(圖∕吳楊欽攝)

在台灣屬於二級保育類,本島數量稀少的蒼燕鷗,又名黑枕燕鷗,全身和頭頂大致白色,後枕部及過眼線、嘴、足均為黑色。雌雄同型,體長約34至35公分,翼寬約61至64公分。

大約每年4月,蒼燕鷗就從西太平洋群島陸續飛抵宜蘭海岸,大多先在蘭陽溪口的沙洲棲息,而後陸續擴大移棲無人的島礁區,頭城大溪漁港北堤外的燭台型礁岩,就是牠們配對築巢下蛋的佳處,鳥夫鳥妻共同孵卵及育雛,約於8月底,再帶著羽翼豐滿的幼鳥陸續飛離台灣。


▲模樣超萌的小小蒼燕鷗。(圖∕吳楊欽攝)

作客宜蘭期間,透過鏡頭可以清楚的看到破蛋而出的幼鳥,探頭探腦的東張西望,或步履蹣跚的在岩石上走動,彷彿對牠們初來乍到的世界充滿好奇,親鳥則忙著輪流守護及叼來小魚餵食模樣萌翻的鳥寶貝,顯現出為人父母的偉大。


▲蒼燕鷗在危岩上築巢育雛,吸引鳥友冒險苦候拍攝。(圖∕吳楊欽攝)

這些蒼燕鷗的日常,全被大砲型鏡頭鉅細靡遺的紀錄下來,為了捕捉好畫面,攝影師們必須藝高人膽大,背著大砲和三腳架攀堤而上,再走上崎嶇的礁岩,哪怕是險象環生也在所不辭,加上炎熱高溫的煎熬,依然甘之如飴,真是精神可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