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常雄/高雄報導】 歐洲規模最大的研發組織協會EARTO旗下應用研究機構國際網絡(RTOs International Network;RIN)今年會議首次在台灣舉行,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RIN各成員首長以及各法人首長代表27日齊聚台北君悅飯店,一同參加國際研發法人首長高峰會暨成果展示,擴大與國內研發法人鏈結交流。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下稱金屬中心)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分別與德國Fraunhofer、加拿大NRC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共同合作並於會中展出亮眼成果,以創新科技與產業化實力協助業者,改善國內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困境並進軍國際市場。
銲接智慧化工法,轉向人機協作共作型態:
過往大型船體銲接複雜度高,不單是兩塊板子銲在一起而已,平面與彎曲面要組合成立體,就衍生出平銲、立銲、仰銲等各個姿態,如何銲得好?銲得快?相當考驗現場師傅的銲接功力。因此師傅們都要經過多種訓練和通過認證才能安排上線,加上人的體力、專注力終究有限,為了提升銲道品質,減輕施工師傅的疲勞程度,金屬中心整合德國 Fraunhofer IPA、台船公司與達明機器人各自的專長,開發首台「小型化銲接協作機器人」,克服大型結構鋼件要邁向自動化銲接的困難。
開發的銲接協作機器人,不僅方便操作、可快速移動,還搭載雷射掃描感測器,就像是師傅的眼睛一樣,即時擷取每個銲道的3D形貌,就能從銲道形貌的改變及入熱量變化,快速生成銲接點的參考座標、多層道形貌等關係圖,如同把師傅的經驗數位化,建立參數資料庫,使得協作手臂的每一道都能銲在正確位置和具有良好品質,從原先可銲30cm,直到現在可連續銲至100cm,不僅優化銲接工序,提高銲接效率90%以上。透過過去一年的可行性概念測試,今年也將在更大規模的場域進行實施操作,未來期待將這套設備擴延到其他產業應用,像是超高建築、石化、離岸風電等,大幅提升工業產能。
下水道污泥新生機,點石成金為乾淨能源:
金屬中心另外與加拿大NRC共同研發-液化廢棄生質料源提高電化學甲烷產氣技術,台灣生質能因料源種類與數量侷限,使生質能技術發展並不興盛,然台灣下水道汙泥產量每年卻有76,000萬公噸的產量,且每年總量增長超過20%,屬於相當穩定的生質料源。
此次與加拿大NRC團隊合作,以有機污泥作為生質料源,透過水熱液化的溫度與壓力,使複雜分子的生質餘料解離成小分子,高效產生甲烷,產氣率由原先40%提升至75%,並縮短反應時間30%以上,將傳統厭氧發酵過程30天縮短至7天以下,大幅增加甲烷產氣效率。現透由污水廠提供場域驗證,將有機污泥進行高壓水熱液化製程使生物降解,再透過厭氧發酵後達到污泥減量,使污水回收轉換為再生資源,未來更積極鏈結設備業者,投入相關設備開發,充分發揮綠色經濟及永續生態新價值。
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表示,這兩項成果完美展現出金屬中心在國際合作的議題上,透過不斷的創新與合作,為工業的未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向國際間展示了台灣在工業技術上不斷精進的決心,更與永續目標並行,為社會建構更美好的未來。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