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碳管理已成為全球趨勢,為讓企業提升減碳能力,及早掌握排碳有價時代的先機,臺灣碳權交易所3月21日於「2050淨零城市展」展期舉辦「Global CarbonMarket Forum (全球碳市場論壇) 」圓滿成功,碳交所與德國排放署(DEHSt)、東京證券交易所(TSE)、新加坡氣候影響力交易所(CIX)、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等國際碳權交易市場代表,共同探討碳權交易法規、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吸引超過150位國內外參展企業、ESG領域負責人及媒體朋友踴躍參與。
臺灣碳權交易所林修銘董事長致詞表示,碳定價及碳交易已成為各國加速淨零進程的政策工具,臺灣亦然。2023年2月蔡總統公布氣候變遷因應法,同年8月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辦理減量額度交易事宜,碳交所並於同年12月推出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在支持產業實現碳中和之目標邁出重要一步。本次論壇為我國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透過交流各國碳權交易市場的最新發展和趨勢,從國際代表的知識和見解中受益,加速接軌國際,一同邁向淨零。
各國碳市場專題演講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指出,臺灣碳權交易所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具有美金計價、以一噸為單位及信託帳戶交易等特色,在資訊揭露上,亦比較國際交易所之標準,提供交易雙方充分資訊。同時,未來也期望在相關法規依據下健全臺灣碳權交易市場的機制,協助企業減碳,一起往臺灣淨零排放的目標邁進。
本次論壇可說是碳交所與國際合作的第一步,並期待未來與各國交易所做更深入的合作。德國聯邦環境署第五處處長Dr. Jürgen Landgrebe指出,歐盟地區的透過健全的碳交易系統及Fit-for-55的推動,讓歐盟地區自2005年開始,減少了近38%的碳排放量,未來也將積極規劃海運、建築、交通或其他小型工業的碳排放量,促進當地工業的轉型,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東京證券交易所碳信用市場整備室課長川久保 佐記表示,日本政府於2022年2月成立自願性的GX League,並規劃10年進程接軌GX-ETS,東證所於2023年10月成立碳信用市場交易J-Credit以協助企業推動自願減碳行為,目前已有257家企業加入交易,並有5家金融機構擔任造市商,未來將持續擴大專案類型範疇,協助日本邁向綠色轉型道路。
新加坡氣候影響力交易所市場總監吳佳佳說明,新加坡自2019年開始,透過階段性的碳稅制度,讓產業、經濟及社會加速投資並採用低碳技術,以達成低碳轉型的目標,其中碳稅的5%可由符合規範之國際碳權抵減。有鑑於此,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新交所及多家金融夥伴共同成立CIX,並提供Marketplace、Auction及Exchange三種交易方式予需要國際碳權的企業得依需求進行交易。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能源轉型分析師靳博陽指出,過去歐盟地區的減碳主要來自於電力業的減碳,未來製造業則將為減碳重點。他並提及EU-ETS所交易的碳權(EUA)的價格很大程度受到經濟景氣及能源價格所影響,並預期將促使EUA價格於2030年達150歐元。他並比較英國及中國大陸碳交易制度之異同,中國大陸自2021年啟動碳排放交易系統(CNETS)至今,市場已逐漸成熟,2024年納入水泥、民航及
電解鋁產業,未來亦將持續擴大管制範圍。
綜合座談永智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石信智作為主持人,與各國碳市場代表討論「如何確保碳權品質」,各國代表皆有共識,碳權品質為未來監理關鍵,自願性碳市場需要避免重複計算、發放及使用。東證所亦表示,日本J-credit為政府核發,並另外由第三方擔保信貸,強化碳權品質。石總經理亦向各國代表討論「碳市場展望及國際合作」,隨著碳市場作為各國重要的政策工具,各國代表一致認同通過經濟誘因激勵各國加強自身減碳的重要性
,並一致認為未來全球碳市場將蓬勃發展。同時,隨著越來越多國家提供資金及技術支持其他國家減碳,這將有助於活絡碳市場,促進低碳科技發展,意味著國際合作將成為全球推動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共同為實現2050淨零目標的重要議題。
新聞來源: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