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出品的客家繪本動畫《小花》,傳來捷報入圍2024德國慕尼黑國際兒少雙年影展(Prix Jeunesse International Munich) ,將在Media Bar播映!慕尼黑國際兒少雙年影展是全球歷史最悠久、最重要的影視跨國聯盟;臺北市客委會入圍的《小花》從小女孩視角出發,探索擁有四個名字的叔公太生命故事,導演透過充滿童趣的畫面與劇情,向孩子傳達深刻的理念。
《小花》由臺北市客委會出品、導演王志中製作,王志中在視覺設計領域有33年經驗,設計過百家國內外企業品牌。他曾任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技副教授,2011年負責主視覺系列設計,協助臺北市成功獲得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申辦權,多年來,不但深耕設計領域,也投注心力在兒童美學教育,並關注在地文化。
這次入圍的《小花》,故事講述每個人都有一棵生命樹,當主角小花品嚐叔公太生命樹上的不同果實時,就看到叔公太不同時期的人生經歷-從部落裡最厲害的獵人「達望」,後被徵調為日本阿兵哥「小林秀夫」,回到臺灣後,政府給了全新身分叫「吳勇水」,最後卻發現自己其實是客家人送給原住民的孩子「邱盛旺」。不同的果實,各有酸、甜、苦、澀不同的味道,其中,最特別的是一顆透明的果實,像極了都會客家人隱身與隱聲的「透明」特質。
臺北市客委會代理主任委員池婉宜說到,客家人過去因為整個社會環境與歷史背景,移居到大城市後,不僅隱藏自己的身分,也不說客家話,這是都會客家「隱身」也「隱聲」的特殊性。直到1988年,客家人走上街頭,發起「還我母語運動」大遊行,爭取說母語的權益,部分生活在大都市的客家人,才漸漸願意承認自己的客家身分,也日益開口說出自己的母語。
代理主委進一步表示,不斷地遷徙,最後以客為家,是客家過往的寫照。至今,世界不同角落仍有因為烽火連年,終日生活在恐懼之中的人民,諸如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的開打,讓難民離散至他鄉,陷入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困境。臺灣有多樣豐富的文化、多元共榮的族群、藝術創造的滋養,均植基於這片土地擁有的歷史背景,不管是族群的遷徙、殖民的過程、前往南洋參戰的無奈,乃至於國民政府來臺,客家繪本動畫《小花》看似輕描淡寫地從生命樹出發,卻在每顆果實的背後,注入來自臺灣歷史的昇華能量,引導觀眾關心不同的議題,也讓觀眾與過去客家人透明的特質共感,更和世界人類對於和平共生的祈求勾連。
北市客委會汲取後生文學獎得獎作品IP資源,於111年出版的客家繪本《小花》,曾獲得臺北市政府優良政府出版品,112年再次延伸IP自製同名客家繪本動畫,以充滿想像力的影像,將身分認同、族群共榮、反對戰爭等議題,以兒童的視角來說故事,入圍慕尼黑國際兒少雙年影展,展現了臺北客家接軌國際的企圖心,也期待給不同族群、種族及國籍的孩子們更多開放性的思考。
《小花》為了參與更多的國際影展,因應各影展之參展規則,完整版還必須先保留不公開,希望觀眾持續為作品打氣宣傳,為推廣客家增加國際能見度,共同盡一份心力,也希望觀眾耐心等待《小花》華麗公開的那一天到來!
新聞來源:享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