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艾庭/綜合報導

64歲的李先生,來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進行全口植牙治療,他透過高醫牙科的數位一條龍,大幅度改善了他的生活品質,因為「手術後立即就有假牙可以讓他吃東西」,維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狀態。數位一條龍製程在牙齒植牙重建和美容方面有顯著成效,有多位病患也分享了這項技術如何為他們帶來方便與幫助,同時提高了後續維修與回診的效率。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戴嘉言副院長表示,國民健康署2023年報提出『健康城市、 健康到老 』的健康促進目標資料顯示,台灣已邁入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全民的健康活動、社交活躍都跟牙齒的美觀、咀嚼或吞嚥功能等息息相關。 在這個高效能、高張力的社會,如何用尖端科技提供高品質醫療是現在醫學中心的共同任務與目標。高醫身為醫學中心與醫學大學教學醫院,擁有教學、服務、研究等使命,透過數位一條龍的服務,能提供民眾完整的牙科照護。

高醫牙科部杜哲光部長表示,今天的案例並非特例,這是數位化牙科多年的成果,從影像收集、數位診斷、規劃到CAD/CAM、3D列印產出,最後由數位典藏來進行後續維護與照顧。臨床的缺牙狀況,從前牙美學、局部缺牙到無牙患者,都可藉由高醫數位一條龍完成服務,並享受數位典藏的照顧。

高醫牙科部贋復補綴科藍鼎勛主任指出,數位一條龍製程不僅為病人提供了快速而精準的治療方案,更透過數位典藏的方式,即使在醫師體系調動或其他變動下,仍能確保持續和一致的牙科照護質量。這些案例證明了高醫數位補綴服務在前牙美學、全口重建等方面的精準性和有效性。高醫的這一項創新技術不僅提高了治療效率,也為病患帶來了後續服務的極大便利。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資料,臺灣老化速度和日本並列全球第三名,僅次於南韓與新加坡,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人口在2018年3月時已突破14 %,預計2025年將突破20%,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依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長者的牙齒,有70.6 %部分缺牙,21%的長者覺得自己的牙齒(包括裝假牙者)功能狀況不好,63.2%的長者因為牙齒狀況、咀嚼或吞嚥的問題,而限制吃東西的種類。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提出8020計劃──希望80歲的長者至少保存20顆能夠正常咀嚼,台灣也有65歲長者免費義齒政策,都是為了幫忙年長者維持最基本的口腔功能狀態,並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藍鼎勛表示,美學與功能都是所有患者關心的問題,無論年齡,口腔健康維護與功能重建都是數位一條龍能夠執行的範圍,牙科數位重建諮詢時,很多個案都是嚴重且困難重建才來,建議從年輕就養成保健的習慣,並在醫療網絡中心建立典藏資料,如此,在全口重建時能更有效率,並減少來院次數,現實面有很多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需要專業醫療團隊協助,經過完整的檢驗及諮詢後獲得正確的資訊,協助患者與家人做出合適的決定。

現今社會大趨勢是忙碌且需求高效能的,所以在醫院端除了高品質醫療,也很注重效率與精準。而國內外與科室研究文獻都顯示,數位化牙科時代的來臨,能讓工作更有效率、治療更精準,維護修護更為簡單。因此建議大家從年輕到年長,確實做好口腔保養,並於平時準確數位資料典藏,替未來做準備。

新聞來源: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