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魏吟冰/綜合報導
小帥在一次工作時發現自己的右手右腳無法自行控制,接著失去意識倒在地上,但雙手雙腳仍持續用力,被送往醫院。之後,每2-3個禮拜都會發作,經診斷為「癲癇」。他開始服用藥物,幾年來換過幾種藥物,情況僅稍微好轉,仍經常發作,因此被診斷為「藥物難治型癲癇」。因其病灶位處腦部位置並不明顯,無法做根除性手術。後改採迷走神經刺激術,植入「迷走神經刺激器」後進行一系列治療後,狀況大為改善。
2/3癲癇患者透過藥物都有很好治療效果,但仍有1/3屬於藥物難治型癲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癲癇科主治科醫師林欽揚指出,大腦藉由非常多的神經元互相連結形成網絡狀的結構,透過電信號的傳遞,達到處理資訊的能力。當腦部神經不正常的集體 放電時,就有可能產生癲癇發作。最容易被辨識的是肢體的突然僵硬或抽動,有時會有眼睛上吊、咬緊牙關甚至尿失禁等症狀;有些患者會有感覺異常、意識喪失、無意識動作等症狀。通常三分之二的患者透過藥物治療,都有很好的效果。
藥物難治型癲癇,迷走神經刺激術是神經調控其中的一項選擇
但還是有約三成的癲癇患者對於藥物反應不佳,在嘗試多種藥物治療後仍頻繁發作。除了繼續嘗試其他藥物外,會藉由長期腦波監測、更詳細的腦部檢查來確認病灶的位置,評估是否能做切除手術或神經調控來改善患者發作的頻率與症狀。林欽揚醫師指出,沒看到腦部病灶或超過一處病灶的患者,切除手術的成效較單一病灶者差。因此,在非單一病灶的患者,會考慮採用神經調控的方式,嘗試減少癲癇的頻率、嚴重程度及變成大發作的比例。迷走神經刺激術就是一項很成熟的技術。
109年起迷走神經刺激術醫材納入健保給付,嘉惠藥物難治型癲癇患者
自109年12月迷走神經刺激術醫材納入健保給付,嘉惠了像小帥這樣的藥物難治型的癲癇患者。它是藉由植入1個「迷走神經刺激器」於患者左側鎖骨或腋下的皮下,並由導線連接至左側迷走神經,藉由電刺激降低癲癇的發作頻率與嚴重度。林欽揚醫師也指出,像小帥這樣的個案,接受迷走神經刺激器植入手術,經過一系列調整電量之後,沒有大發作了,而且小發作也減少許多,在有預感快要發作時,他也會拿起磁石感應,加強抑制腦部放電。術後的小帥比較不會受傷,擔心害怕也減少了,使他比較有信心可以在外面活動,更重新找工作回到常軌。
新聞來源: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