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海洋生病了⋯恐對人類社會造成「多重衝擊」

撰文/台大公衛學院陳秀熙教授研究團隊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和暖化,以及人類活動,如過度開發,對整個環境和生態多樣性的影響引起了全球關注。關於永續生物多樣性和社會發展追求,有三大目標:

首先,降低碳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維護全球暖化趨勢,以保持宜居的生態環境。其次,進行復育和保育,維持永續的生態棲地和生物多樣性。第三,維護自然生態系統,支持人類社會的共生。

陸地、淡水生態和海洋聚落生物多樣性相互聯繫。人類是地球上這三個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我們的活動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可分為三個層面,包括廣泛的原始自然棲地,支持生物多樣性,以及自然-社會共生。透過整合的保育措施,建立由原住民、社區和政府夥伴關係形成的管理機制。原始棲地-城鎮聚落交界區域,實行多樣化自然和人類社會聚落共享空間,規劃維持20%的原始生態棲地。人類社會城鎮聚落-人類生態區域,包括城市、集約農田、人造堤岸和能源設施,旨在確保在維持高品質生活的同時最小化全球足跡。生態走廊作為各生態系統之間的通道,促進區域間的移動和交流,形成共生的生態系統,有利於維持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喪失、氣候變遷 導致「多重危機」

關於生物多樣性喪失與氣候變遷多重危機,人類社會、自然生態系統、多重災害與危機構成一項三角關係,人類活動過度開發使生態系統消耗破壞,即可能造成氣候變遷,以及多重災害與危機,包括:極端氣候、洪災、熱浪、海洋酸化等,且增加碳排放如:工業、汽車、發電等皆可能造成環境威脅,氣候變遷所造成之災害也會對人類產生衝擊,影響社會健全平等結構,以及棲地生物多樣性破壞,導致不幸循環。目前人類活動、高碳排全球暖化衝擊預期對海洋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影響,有研究預計2100年人類活動將改變近75%地球陸地表面和66%海洋面積,導致超過80%和50%野生哺乳動物和植物生物量損失,此外,暖化造成棲息條件改變,赤道生物多樣性減少會提高生物多樣性分佈異質性,而異質性提高就會導致共生生態系破壞。

關於氣候變遷對生態與生物多樣性雙重影響,由於氣候變遷導致適宜棲息區域縮小,暖化導致生物往塭帶及兩極移動,氣溫上升與適宜棲地減少導致生態系間共存範圍縮小,進而使適宜棲地喪失,共生生態破壞造成生物多樣性雙重衝擊。因此,建立永續生物多樣性復育保育目標相當重要,目前全球提出改善自然生態四大解決方案,分別為保護、恢復、管理、城市內部及周邊生態系統共生規劃,其中包含許多面向如:森林恢復與擴張植樹、土地恢復、海洋保護,以海洋保護和修復為例,藍碳棲地為沿海固碳生態系統,可避免沿海與底棲生物棲息地喪失,並擴大沿海與底棲合宜棲地,增加生物多樣性效益。

智慧環境生態「數位雙胞胎」恢復生物多樣性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歐盟開始重視恢復生物多樣性,並制定許多預計再2030年需達成目標,例如達到30%陸地及海洋保護區設置、減少50%農藥使用、恢復25000公里歐盟河流自由流動等等,其中數位雙胞胎成為國際間生態永續發展的重要技術,而BIODT便是倡導其如何應用於氣候、海洋和生物多樣性的網站,以鳥類遷徙為例,透過IoT感測及時數據,並利用歷史數據進行模型校準,最後再利用環境數據連結其他數位雙胞胎,最終得到鳥類遷徙的數位雙胞胎,相較於過去傳統方法,數位雙胞胎能考慮更多元影響因素,即時應對各種潛在狀況,同時也能幫助我們了解整體生態及演化趨勢,達到永續生物多樣性之目標。

新聞來源: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