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hotoAC)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夜深人靜時,全世界似乎都沉浸在夢鄉,唯獨你輾轉難眠,翻來覆去,眼巴巴地望著天花板。這時,如果有人對你說「你這是太閒了!」或「你想太多!」,是不是更加添了一份無力與氣憤?

沈太太69歲,退休2年的公務人員,自認為還算懂得安排退休生活。白天除了偶爾會回原機關擔任志工外,也會與老同事一起約去郊外走走。每日傍晚還要去學校接孫子,回家後幫兒子媳婦煮好晚餐,過得充實又忙碌。只是近半年愈來愈不好睡,有時甚至整晚都睡不著。沈太太聽了街坊鄰居的建議,嚐試各種營養品,但仍很難入睡。近一個月來,沈太太只要想到睡覺就開始煩惱、擔憂,失眠也連帶影響白天的活力及心情,沈太太最近不但沒有體力回機構做志工,也愈來愈沒有意願和朋友出去。和半年前相比,整個人消瘦了一圈,最後是在兒子的堅持下才前去就醫。

許多人因為對就醫有所顧慮,害怕被貼上「看精神科」的標籤,或是擔心依賴安眠藥,而選擇忍受失眠的煎熬,然而,這其實是對精神醫療的誤解。當你向醫師求助時,他們的首要任務是進行「評估與討論」,醫師會仔細分析你的失眠狀況,找出可能的原因,並根據你的情況提出改善建議,這些可能包括生活習慣的調整、非藥物治療方法,或在某些情況下的藥物治療。有時候,這些看似簡單的「睡不好」症狀,其背後可能甚至隱藏著更需關注的健康問題,如睡眠呼吸中止、胃食道逆流、憂鬱症、酒精成癮、甲狀腺亢進或自律神經失調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范瓊月提醒,臺灣有高達五分之一的人口正與失眠抗爭,偶爾的失眠可能只是生活壓力大或變動較多的暫時反應,這時身體自有其調適機制,不必太過擔心,但若是長期與失眠為伍,那可就不是小事了。長期失眠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身體慢性發炎、情緒低落、耐性喪失、記憶力和注意力減退的風險,甚至影響工作表現和家庭生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所以,當「不好睡」困擾你超過一個月且影響你白天的狀態時,請不要獨自承受這份苦楚。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早日找出問題的根源,一起探討解決之道,讓睡眠問題不再成為生活中困擾與妨礙。

新聞來源:享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