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吟冰/台北報導
一名50歲上班族女性長時間坐辦公桌使用電腦,某天突然右肩膀劇烈疼痛、無法向旁邊舉高或施力,肩膀抽痛甚至延伸到手臂,自行吃消炎止痛藥未見好轉,自己判斷可能是平時缺乏運動引起的五十肩。在疼痛的情形下賣力進行伸展運動,更去做全身按摩,希望藉此得以舒緩。沒想到不僅疼痛絲毫未減輕,反而加劇。痛到搭乘捷運時與人擦「肩」而過時,都能引發肩膀劇痛,夜晚更是一翻身就痛,搞得夜夜失眠,手就像廢了一樣,工作也因此大受影響。後至復健科求診,才知罹患的是「鈣化性肌腱炎」,而非「五十肩」。透過超音波導引下利用針頭穿刺或抽出鈣化物,搭配高濃度葡萄糖修復肌腱,誘發血管的新生,修補肌腱並加速鈣化點排除後,肩痛狀況終於得到改善。
復健科門診不乏類似上述鈣化性肌腱炎患者,中國附醫復健科醫師陳俊龍曾撰文指出,肩膀旋轉肌鈣化性肌腱炎,發生原因可能是肌腱缺氧。受傷後,肌鍵內的幹細胞錯誤地轉化成會產生鈣化的骨細胞,進而誘導鈣鹽沉積、形成鈣化病兆。肩膀常會出現慢性酸痛,也常突發劇烈疼痛,手抬不起來,甚至影響睡眠。肩膀發生鈣化並不算少見,據統計,約有2.5到7.5%的健康成人旋轉肌曾發生鈣化,而女性好發率更勝男性。
一般中年人肩膀一痛就直覺認為是五十肩引起,兩者不僅病因大不相同、症狀有所差異,治療方式也大為不同。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五十肩是肩關節慢性發炎所引起的關節囊變厚、纖維化,導致關節囊的攣縮,活動範圍逐漸受限制。鈣化性肌腱炎則是鈣結晶堆積在細胞間質中,形成堅硬的小石頭,在活動的時候磨到軟組織、造成發炎現象。鈣化性肌腱炎急性期發作時患處不應進行運動而是讓患部休息,給予發炎止痛藥緩解後再做治療;五十肩則是愈不動沾黏處就愈緊,除急性期同樣給予止痛藥物後,反而更需透過拉筋伸展等規律物理復健治療,療程通常需數個月至半年不等。
陳俊龍醫師指出,肌腱鈣化過程可分成三個階段: 鈣化前期、鈣化期及吸收期,治療方式也因此有所不同。醫師一般可由高解析超音波分辨出個別階段。症狀較輕微的病患通常使用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或搭配類固醇注射即可獲良好療效。但在接近「鈣化吸收期」的病兆通常呈現半液體狀態,醫師可以用超音波導引往復抽吸技術將鈣化病灶抽出;若病兆發現時在鈣化期階段,通常硬化程度高不易抽吸,醫師會建議利用體外震波技術,產生物理性震動將石頭震碎,促進身體自行吸收。
肩膀疼痛原因眾多,症狀持續過久一定要就醫治療。讓肩膀保持活力、血液流暢、避免維持長時間單一姿勢就是避免肩膀受傷最簡單的方法。上班族因為常使用3C,切忌駝背,要維持挺胸姿態,讓脖子維持在放鬆直立狀態。老師常常需要舉臂寫板書,課中、課餘時間記得可做肩膀及脖子拉筋伸展動作。運動前一定要伸展暖身,而運動後的拉筋放鬆更是不可省略!
新聞來源:民生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