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常雄/高雄報導】 面臨全球2050年碳中和趨勢浪潮,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於今年10月試行,115年將正式上路,首波納管範圍包括鋼鐵製品及螺絲、螺帽等產業。為因應CBAM帶給產業成本或營運面向之衝擊,中鋼不僅自身加大力度推動減碳工作,建置產品碳含量盤查能力,近期更成功開發易加工、省球化、高強度以及表面無線縫(seam free)的精緻棒線產品,降低業者生產成本及排碳,提升產品品級,另搭配技術支援及碳管理輔導團服務,強化國內扣件業者接單競爭力。
扣件產品被譽為「工業之米」,是製造業不可或缺的關鍵零件,例如螺絲、螺栓、螺桿、螺帽、華司、固定片等,其體積有大有小,小至手機、錶件使用的精微螺絲,大至有應用於離岸風機塔架的大螺栓,桿徑範圍從1 mm至60 mm以上,最大差距高達60多倍,且強度差距也是極大,較弱的300MPa鉚釘與1400MPa的高強度螺栓也相差4倍多。中鋼為滿足下游客戶產製多樣化的扣件產品,長期投入大量研發資源,開發量身訂作的棒線鋼材,包括碳含量小於0.01 %的極低碳軟鋼到中高碳合金鋼,品項多達500種以上,也因為中鋼供應種類齊全、物美質佳且交期短的棒線產品,加上國內業者的打拚努力,扣件產業年產值約新台幣2,000億元,出口量長期在全球排名前三大,為台灣贏得「扣件王國」美譽。
扣件產品在成形時一般必須經過冷打加工製程,小型扣件也因為本身體積小及每批生產數量龐大,國內業者會面臨產品出現冷打裂縫且不易檢出的狀況,因此生產扣件使用的鋼材硬度不能太高,表面品質要好,才能降低「冷打裂」機率。中鋼依扣件業者的生產製程要求下,積極發展獨特的控軋控冷生產技術,陸續開發出省球化、低硬度易加工的產品,幫助下游客戶省下為了軟化鋼材所需要的球化熱處理製程,可進一步降低業者生產排碳及成本。此外,中鋼也透過精密軋延與監診技術的開發,以及鋼材微觀組織的控制與表面品質的改善,使鋼材表面品級從少線縫(seam less)精進至無線縫(seam free),有效協助業者進一步降低扣件冷打裂的發生。
近年來國內扣件業者面臨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低價扣件競爭,為協助扣件產業往高附加價值扣件市場發展,中鋼與高雄科技大學共同成立扣件工程研究中心,提供產業界持續性的技術支援,也整合中鋼、高雄科技大學與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三方原各自的扣件雲平台,三雲合一成為「台灣扣件產業服務雲」新平台,新平台不僅具備國內外扣件買家商業媒合服務功能,也朝產品高值化、設計智能化、製程智慧化和資訊數位化四大目標,持續優化平台效益。
中鋼秉持「客戶好,下游好,中鋼才會更好」的理念,今年上半年成立碳管理輔導團隊,向客戶分享國內外碳管理趨勢資訊,也以手把手的方式帶領客戶一步步完成碳盤查診斷,並針對盤查結果找出客戶製程排碳熱點,再以節能診斷方式提供客戶量身訂做的減碳方案,碳管理輔導團截至目前已診斷出至少3,000噸/年的減碳潛力。展望未來,中鋼不僅持續落實減碳,供應低排碳鋼品,也結合相關技術服務資源及碳管理輔導模式,多管齊下加速國內扣件產業升級轉型,因應國際碳關稅挑戰,也實踐中鋼「價值共創」的願景。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