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毛髮移植手術於1994年開始在美國流行,植髮手術的指南多是圍繞西方人臉形狀制定的,因此存在一個局限性,不能反映出亞洲人的臉型、頭髮顏色和厚度等特徵。但是,最近發布了一項指南,該指南提出了適合亞洲人最有效的植髮手術的方法,並彌補過去毛髮移植手術的缺陷。
台灣毛髮移植學會 鄒積鎮醫師表示: 『根據這份指南,東亞人的輪廓和前額髮際線比較平坦,頭髮比西方人更濃、更黑,但頭髮密度卻相對較低,因此可以移植的毛囊數量有限。加上毛囊根部的真皮乳頭的長度比西方人長,因此在毛髮移植過程中存在截斷毛囊的高風險,毛囊也容易出現損傷。因此毛囊摘取的過程,是更加具有難度的手術。一旦後枕區資源有限的毛囊受到截斷和折損,患者之後想要再進行植髮矯正,也可能因為供髮區的髮量不足而無法進行』。
植髮除了必須掌握東亞人的毛髮特性,植髮方式也會因為患者的個體差異作出不同的調整。目前植髮主要有兩大手術類型:皮瓣式毛囊的採集手術及點狀式摘取毛囊。皮瓣式毛囊的採集手術,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毛囊完整性和活性,但傳統技術後腦容易出現較大的疤痕,患者望之卻步。植髮權威林宜蓉醫師表示:『皮瓣式的植髮方式已經有革命性的改良,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疤痕,甚至達到隱形無痕的效果。』
相對而言,點狀式摘取毛囊,通俗的說法就像鑽洞取毛,雖然不會留下線形的疤痕,最大的盲點,就是醫師肉眼看不到皮膚下0.5公分毛囊,因此無法精準掌握頭皮下的毛囊方向,理所當然,毛囊截斷受損情況嚴重,盡管機器手臂號稱可以透過影像技術突破盲點,但實際上毛囊截斷率還是偏高,加上東亞人皮膚的特性容易沉澱色素,因此也有可能在鑽洞摘取毛囊的區域會發生色素變化,像是出現密集的斑點。
為了達到植髮的效果,術前請先審核醫師的植髮經驗是否豐富,建議請醫師提供過去臨床的案例,最好能擁有與您雷同的案例可以進行Q&A,完整細心的諮詢和的術前設計,就能降低植髮失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