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hehubnews.net/wp-content/uploads/E5BBBAE7BDAEE8819AE890BDE5BC8FE6B1A1E6B0B4E89995E79086E8A8ADE696BDEFBC8CE688AAE6B581E7949FE6B4BBE6B1A1E6B0B4E7B693E9818EE78FBEE59CB0E89995E79086E5BE8CE5868DE68E92E585A5E697A2E69C89E6BA9DE6B8A0EFBC8CE9998DE4BD8EE5B08DE58E9FE69C89E792B0_0-1024x768-1.jpg)
【記者戴英薇/琉球報導】 屏東縣政府為改善琉球鄉的海域水質,已陸續完成三座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第四座大福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19日舉辦啟用典禮,縣長周春米主持並邀請地方鄉親共同見證,周縣長表示,琉球鄉4座聚落式污水處理廠每日總污水處理量可達3580公噸,約可處理全島近9成生活廢污水,將有效淨化琉球鄉水質,維護周邊海域水質及海洋生物多樣性。
縣長周春米表示,琉球鄉觀光蓬勃發展吸引250萬人次登島,帶動周邊許多產業,在前縣長潘孟安的努力下,縣府團隊自106年起陸續建設琉球鄉老人會館、中福、上福等三處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效果相當顯著,因此推動設置第4座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未來4座聚落式污水處理廠可有效提升污水處理效率,提供當地居民及遊客更好環境品質,更可作為其他離島地區污水處理典範。
縣長周春米指出,環境是全民的公共財,屏東縣政府懷抱捍衛海洋生態環境的堅定決心,這次由屏東縣政府自籌經費興建大福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可將全島污水處理率提升至90%,有效解決了離島生活污水嚴峻課題,使小琉球污水處理再升級,而且污水處理設施結構體及防坡堤岸多元彩繪呈現融入周邊地景、綠化景觀,打破污水場單調傳統藩籬,為琉球鄉再添新地標。
縣府環保局表示,琉球鄉受限地勢起伏落差大,早期島內因無污水下水道系統,導致生活污水隨側溝直接流入大海,影響周邊海域及生態景觀,為提供當地民眾更佳的海域水質條件,積極推動建置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進一步截流生活污水經過現地處理後再排入既有溝渠,降低對原有環境衝擊。
啟用第四座聚落式污水處理設施,因周邊污染源分布零散最為困難,有別於其他場址,須增設2座揚水站截流集污區內的污水輸送至設施內處理,設計日處理量為1,300公噸,流程包括沉砂除油、生物接觸曝氣、沉澱池等處理單元後再放流,預計每月可削減生化需氧量(BOD)約2,100公斤,懸浮固體物(SS)削減量約1,600公斤,及氨氮(NH3-N)削減量約940公斤,大幅降低琉球鄉海域的污染負荷。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