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光復國小校史室內的二宮尊德影像。(楊基山/翻拍)

宜蘭市光復國小前身,也日治時期的「宜蘭小學校」內,有座孩童手持書本的塑像,惟隨著政權交替停辦校務而不知去向,而在該校校史室內,還有保留書面影像,因係翻印版有些模糊不清,卻能比對出是常見於日本校園的「二宮尊德」,據說台灣目前僅在花蓮瑞美國小內,還有一尊複製品。

日本校園內常見的「二宮尊德」像(取自網路照片)

「二宮尊德」是誰?網路資料顯示,1787年出生,又名二宮金次郎,為日治時期勸導學生認真讀書的勤學典範,他十餘歲時,陸續遭遇父母過世的變故,因此必須擔負家計,以及照養幼弟,卻不忘認真讀書,終而再興家業。

最後成為提出報德思想的著名農政家與思想家的「二宮尊德」,為日本人所尊敬,於是包括在台灣的校園內,或者修身教育的教材中,常可見一邊背負薪材,同時努力讀書的形象,目的是為闡釋孝行、忠實、勤勉、至誠等德行。

當年,主要是日本小孩就讀的宜蘭小學校,也有一尊「二宮尊德」,該校戰後一度停辦再以「光復國小」之名恢復,因此校史室內,還留有雕像的紀錄,約莫三年前,我去參觀時,就想了解他是何許人也,直到最近才無意中找著。

根據一則報導,花蓮縣瑞穗鄉的瑞穗公學校曾有一尊「二宮尊德」銅像,而被學生取了「讀書小童」的稱號,該校校友就曾回憶到,當年這尊銅像要被運送回國時,還有學生在二宮的脖子上繫上紅帶,特意送行到瑞穗車站,相當不捨。

民國98年,已更名為瑞美國小的原瑞穗公學校,為興建專科教室大樓,僅留下的二宮銅像基座,也面臨拆除命運。不過在校長及家長會長的支持下,最後將基座搬遷至恩師之碑旁安置,三年後,黃姓代課老師購得銅像並予以重塑。

瑞美國小的「二宮尊德」像(轉載自網路新聞照片)

創立於1905年也是台灣最早蕃童學校的瑞美國小,於是成為全台唯一公開且完整保存日本人物銅像的校園,但諷刺的是,「二宮尊德」銅像在日本國內學校,卻亦因少子化被迫廢校而逐漸在消失,故引來一陣搶救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