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英薇/屏東報導】 國際失智症協會(ADI,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於1994年發起國際失智症日,在每年9 月21日連結全世界國家的失智症協會及失智症患者、家屬共同響應失智症宣導活動,提昇民眾對失智症之認識,於2010年進一步推動國際失智症月(World Alzheimer’s Month) 呼籲各國政府及社會大眾重視失智症之預防、治療及照護工作,破除社會對失智症的迷思及污名,使失智患者及家屬獲得與所有民眾一樣的機會參與社會及各項基本人權。
而在台灣,內政部民國111年12月底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65歲以上老人共4,085,793人,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另依照衛生福利部統計(2021),屏東縣老年人口失智症確診人數為8,088人,依推估,未來屏東縣失智人數上升為11,643人,失智診斷比率為67.9,目前在各縣市失智症確診比例排名為14名。由此可見,台灣尤其南部地區,失智症人口數逐年上升,其中又以65歲以上高齡老人,更是失智的高風險群,因此對於失智症的了解與照護,打造更友善的失智城市,更是刻不容緩。
南區老人之家,為部屬機構唯一的南部老人公費安置機構,院內皆是65歲以上公費安置之長者,因此對於失智症之議題更為重視,於104年啟用忘憂樓失智症照護專區,並陸續邀集國內外失智領域之實務專家學者辦理多元的失智症研習與工作坊,希望能夠達到從服務出發,傳遞更多認知症資訊與社區共享。
而今(112)年9月國際失智症月,南區老人之家也舉辦了一系列與失智相關的活動,於環境建設上,引用綠色照顧之概念,改造了原有的忘憂花園,增建綠植平台與雞舍,兼具園藝療育與寵物輔療之效益,同時導入「易徑玩樂模式」之生活素養與適應團體方案,讓失智專區之長者,在無框架無挫折的團體模式中,進行彩繪、遊戲和手作等活動,達到活絡認知與平穩情緒之效益。除了實務服務的創新外,更辦理了為期三天的失智專區專業人員訓練研習,邀請來自台灣各地的失智專業實務者來分享有關於失智症相關照護與法律知能,讓學員從失智症者的角度,看見「照護」這件事情,以自力與突破的思維,讓參與的學員看見失智症長者的能力,並讓學員實際進到南老的失智專區進行實習,讓學員們可以學以致用。
另外在推廣社區延緩失能失智服務上南老也不遺餘力,爭取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推動地域共生,廣邀社區熟齡朋友共同參與南老開辦的悅齡學苑,多元藝術課程、動物輔療、悅齡學苑和原住民文化體驗之旅等。
在國際失智症月,南老從實務的創新服務到知能資訊之推廣,期望能攜手社區,打造更友善的失智生活。南區老人之家主任許慧麗表示:記憶與認知的退化,是高齡長者常見的徵狀,因此對於南區老人之家的照護理念而言,預防失智與提供最新最適切的失智照護,打造友善的失智照護空間是南老一直努力的目標,因此南老於108年邀請了挪威國家老年健康研究中心的訓練團隊分享歐洲的失智照護模式。
下一步,南老希望能夠讓更多鄰近社區之民眾享有完善照顧的失智資源,分擔失智家屬的照顧壓力,因此預計若獲衛福部同意即將於明年(113)年開辦自費失智照顧專區床位,讓有需求的一般民眾也可以申請,獲得完善的機構照顧,讓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益。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