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翁一如/台北報導
國立歷史博物館眾多的書畫典藏當中,溥心畬作品豐富的藝術性及故事性使其成為史博館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一!溥心畬為20世紀著名藝術家,從清皇室貴裔歷經波折與變遷,乃至扎根臺灣後,從遺民及移民之身分認同汲取的養分,都深深影響了溥氏的經學及美學。今年(2023)適逢溥心畬逝世60周年,史博館特別訂於9月1日,在其冥誕前舉辦「寒玉幽光─溥心畬逝世60周年紀念座談」,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就溥心畬生活逸事、交遊狀況、文學素養、書畫藝術及在臺開展之新風等面向作為座談主題,探究溥心畬鮮為人知的多元面貌,並紀念其對臺灣藝壇的重要貢獻。
史博館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代理處長何炎泉、華岡博物館館長劉梅琴、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黃智陽、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主任研究員吳國豪、國立故宮博物院退休研究員劉芳如、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副教授莊千慧、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龔詩文、寒玉堂門生家屬董良彥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細談溥心畬的生活、創作、影響,期待營造一個跨界交流的場域。
座談上半場首先由董良彥就溥心畬生活逸事及交遊狀況進行分享,得以感受溥氏生活的面貌;接著劉芳如以史博館典藏做為論述對象,援以探索溥心畬繪畫風格中的「逸」與「異」;劉梅琴從「現代文藝復興」觀點論述溥心畬繪畫之文化根源,並以華岡博物館館藏為例兼論「南張北溥」的藝術特點;莊千慧則以溥心畬《凝碧餘音》詞作,探討溥氏藉由書畫詩文的抒懷,在他的藝術國度中讓故國再現;龔詩文副教授進一步點出溥心畬「遺民」及「移民」之身分,探討相對少為人知的在臺新頁,藉由彩繪臺灣諸物比德託寓,並開創藝術新風。
下半場則由何炎泉探討溥心畬畫中的幽默與創新,其融合傳統詼諧與現代漫畫的手法,不應該被稱為文人畫最後一筆,而是「新時代文人畫的第一筆」;黃智陽藉由分析比較溥心畬《寒玉堂聯文》、《凝碧餘音》及《慈訓纂證》之版本,以釐清不同版本的差異,並肯認史博館藏《寒玉堂聯文》字跡完整清晰,為至今已出版眾版本之「母本」;吳國豪則以溥心畬多件臨摹孫過庭《書譜》之作加以比對,參照相關文獻記載,探討其行草風格的形成;最後史博館研究人員蔡耀慶著眼於溥心畬的書法藝術,從過往的文獻進行整理與爬梳,對其書法脈絡加以探討。
史博館期盼透過此次座談匯集各方見解,交流對於溥心畬藝術成就的看法,共同探究溥心畬鮮為人知的多元面貌,進一步拓展對於他的理解與認知,以喚起公眾對於溥心畬藝術成就的關注,同時對臺灣藝壇發展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此次紀念活動不僅是對這位偉大藝術家的悼念與致敬,也是展現史博館對於文化遺產保存與傳承的承諾,溥心畬的創作精神與藝術成就將永遠流傳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