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中區環境督察大隊葉迺群大隊長介紹科技工具的執法運用。(圖/環保署提供)

記者陳欣欣 / 台北報導

為守護環境品質,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中區環境督察大隊積極推動全方位智慧治理,除運用AI智能勾稽分析大數據找出可能的污染熱區、熱點外,並廣泛的運用科技工具作為輔助,有系統的督察管制熱點、管理熱區,更以區域治理方式結合轄內縣市環保局,偕同法務部各地方檢察署指揮警察、調查機關共同執行督察重大環境污染源及查緝環保犯罪案件。自107年至112年4月止,環保署中區督察大隊將這些重大案件中涉犯環保法令刑責規定共移送34家法人及454位自然人,起訴34家法人及446位自然人,藉由檢警環合作平臺的完整蒐證及執法,讓不法業者的定罪率相當高,同時包括沒收犯罪所得在內,總處罰金額更高達新臺幣20億8,531餘萬元,讓不法業者付出污染環境的代價,以伸張環境正義。

早期不法業者污染環境的違規樣態包括未操作污染防制(治)設備而隨意排放黑煙、廢水或棄置廢棄物,民眾或環保團體、志工等多能發現進而檢舉,經由環保機關鍥而不捨、耐心抽絲剝繭追查,多能查獲污染源頭;然而隨著不法業者精進污染環境的違規手法,採用讓稽查人員肉眼看不到的方式來規避查核已屬常態,例如以未經核准的暗管偷排廢水、廢氣、偷挖坑洞掩埋廢棄物,或以合法的廢棄物清理、再利用資格身分掩護實際上從事非法棄置廢棄物等不法方式,確實一度成為環保機關查核上的瓶頸。

為因應不法業者多元化、集團化的污染環境行為及環保犯罪手法,環保署表示除精進環保、司法調查機關聯合查緝技巧外,也採用「智能勾稽、科技執法」方式突破不法業者污染環境的違規精進手法,並有效發掘及蒐證不法行為,即透過大數據及勾稽演算分析高風險事業,找出異常資訊,鎖定熱區後,接續輔以科技工具(如水質感測器、離子交換樹脂搭配手持式X射線螢光光譜儀(XRF)、遠端水質監控設施、樹脂縮時膠囊、紅外線熱顯像儀、氣體顯像儀、空拍機偵察廢棄物棄置場址蒐證及計算棄置數量等)查核執法,更有效遏止污染物排放、廢棄物棄置行為。環保署中區督察大隊自107年至112年4月止,運用科技工具查獲不法行為所減輕的環境品質負荷,揮發性有機物(VOCs)每年減量相當於33萬2,930輛二行程機車的排放量、有毒廢水每年減少排入河川約16.8個標準游泳池的容量、廢棄物棄置量每年減少約4萬8,037輛35公噸曳引車運載量。

環保署強調,由於臺灣交通路網四通八達,中部地區許多交通便捷但位處偏遠地點,成了不法業者將北廢南運非法棄置的熱點,有鑑於此,環保署中區督察大隊將藉由車輛行車軌跡、影像等大數據環域分析資料,掌握意圖不軌的車輛行蹤,一旦發現不法,就會透過科技設備之運用,不管黑夜白天、偏鄉或市區,進行環境執法蒐證,以及時遏止棄置廢棄物的惡行。同時若不法業者仍有趁清晨或黑夜偷排廢水或廢氣,較不易被發現的不切實際想法,可注定要倒大楣了,因為在科技工具的蒐證下,任何不法蛛絲馬跡最終都難逃法眼,若有任何違法行為經查獲,有可能面臨刑責及高額罰鍰,同時亦將追繳其不法利得、沒收犯罪所得,呼籲業者切勿以身試法,挑戰公權力。

環保署表示,環保署北、中、南三區環境督察大隊未來的環境執法重點將繼續朝向區域環境智慧治理及運用大數據AI智能分析、科技工具查核不法行為的目標邁進,並呼籲企業加強推動自主管理及共同成為守護環境的好夥伴,也會持續加強與縣市環保局及檢察、警察、調查等機關間之合作、協力,同時結合民間團體的力量,進行資源整合,鞏固區域聯防體系,以有效遏止任何不法污染環境行為,持續守護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