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得僅留公廳的簡氏家祠。(楊基山/攝)

由北向南行,過宜蘭縣蘭陽大橋轉入右側往二結的舊路旁,可見一老式紅磚屋矗立在田中,走近一看,從大門上的「簡氏家廟」,了解到它是有點年紀的「古跡」,其以「纘緒堂」命名,但相關史料卻未有太多的記載。

配合入門兩側的一副對聯,內有「纘、緒」對句,會讓人誤以為與舉人黃纘緒有關,經其後代證實兩者毫無關聯,至於該堂採「纘緒」之名,有「繼承世業」的意義,和家廟之功能,也頗相符合。

與近在咫尺的蘭陽大橋,均始建於1935年的「簡氏家廟」除保留公廳外,其餘房舍均遭拆除,從堂內平面圖看來,顯示家族已有執行「重建計畫」的共識,這在縣內許多家廟,算是很難得的作法。

簡姓在福建南靖是大姓,據史料記載其閩南開基祖簡德潤,從永定移民至此,擇南靖寶地長教(亦稱梅林)定居,繁衍後代,當地也建有一座簡氏大宗祠,也造就簡姓後代喜歡蓋宗祠的傳統。

南靖簡氏移民台灣的宗親,所在多有,宜蘭二結簡氏家族曾參與王公廟的經營,與廖姓皆為廟務工作的核心人物,而奉祀古公三王的廟宇在台灣地區不多,簡氏如何與其有淵源,有待查考。

規劃重建中的「纘緒堂」新園區,應屬二結簡氏的第三代家廟,目前更已完成合法立案,將朝長照中心的功能推動,這在宜蘭縣社福界中,也為罕見的案例。(圖與文/楊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