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巴金森氏症數十年治療困境! 「臺灣愛迪生」1發明助患者擺脫輪椅、重獲新生
潮健康/林昱彣
40歲就可能罹患巴金森氏症? 醫示警:6徵兆中2項以上要留意
根據WHO刊載指南指出,全球有超過850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造成580萬人餘生失能、近33萬人死亡,嚴重程度逐年加劇。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胡朝榮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60歲左右,以現今的「高齡化社會」來說,患病年齡一點都「不高齡」,反而正值承上啟下的年紀。
胡朝榮醫師說明,巴金森氏症的典型臨床症狀以動作功能障礙為主,一開始容易出現手腳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且臉部容易沒有表情(面具臉)或不自覺流口水,一旦出現其中2項以上症狀就應留意可能是巴金森氏症。另外,巴金森氏症可能影響工作表現與日常行動、容易合併失智等併發症,甚至造成失能。
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鄔定宇醫師則表示,巴金森氏症並非長者專屬疾病,近年青壯年罹患早發性巴金森氏症更時有所聞,造成家庭與社會龐大負擔。許多民眾容易誤以為是老年人功能退化所致,因此初期容易忽略,往往等到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到醫院檢查後才確診。
另外,全台亦有近8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為國內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發生率僅次於阿茲海默症。以盛行率來看,每100名65歲以上人口,即有1名為巴金森氏症患者;且並非僅有年長者會患病,40歲前罹病的早發性巴金森氏症患者亦佔2-10%。
過馬路彷彿「被下咒」僵住不動! 巴金森氏症「藥效波動」恐讓身體斷電
鄔定宇醫師說明,巴金森氏症是由於腦部黑質組織中的神經細胞受損、死亡,導致負責神經傳導的多巴胺分泌不足,進而引發運動障礙,現有治療多以補充多巴胺藥物或物理復健為主,以維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為目標,但僅能減輕症狀,無法解決源頭問題。
巴金森氏症過往數十年來治療無法突破,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洪千岱醫師指出,隨著疾病進程、藥效波動,患者往往需要增加藥量,副作用隨之增加。且一旦過了藥物蜜月期,藥效容易出現波段起伏,當多巴胺濃度過高時、患者容易產生四肢不自主亂動「異動症」現象,而當體內多巴胺濃度過低時,患者卻變成意識清晰、但身體無法動彈的「斷電」狀態,不僅為患者帶來困擾、也容易導致人身危險。
胡朝榮醫師分享,曾有巴金森氏症患者因藥效波動,在過馬路時突然「凍住」、差點發生車禍,除了藥效起伏、無法自主控制身體,巴金森氏症患者還可能出現姿勢型低血壓、突然昏倒等狀況,患者日常生活可謂危機四伏,也因此無論是因為巴金森氏症疾病本身,或是併發症、副作用等狀況,患者晚期常以輪椅代步、逐步走向失能。
創新療法獲國際期刊肯定! 有望逆轉巴金森氏症治療困境
好消息是,巴金森氏症數十年治療困境在近期出現一線曙光!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林宏裕榮譽教授,在罹患巴金森氏症之後決心投入研發,成功開創全新療法,透過「低能量近紅外線光療」搭配氫水補充,直接從源頭著手、活化已受損的神經細胞元。臨床研究已幫助17名患者告別行動不便、重拾美好人生,相關成果也已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Medicine》,劃時代發明將有望逆轉巴金森氏症。
有「臺灣愛迪生」之譽的林宏裕榮譽教授,迄今累積數十項發明與專利,甚至榮獲《富比世》雜誌亞洲慈善排行榜。不過,遺憾地是,同年他卻罹患巴金森氏症,從此開啟了深受藥物副作用困擾與輪椅代步的生活。有感於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限制,林宏裕教授投入7年研究,最終成功擊破巴金森氏症中多巴胺神經元障礙問題,透過低能量近紅外線光療(PBM)活化已受損的細胞,同時補充氫水以避免細胞被過度破壞而老化,從根本解決了多巴胺神經元障礙問題。
另外,衛福部雙和醫院臨床研究也證實其有效性,連續2週早晚各15分鐘的治療,改善了17名巴金森氏症患者的運動障礙問題,避免患者的細胞被破壞而老化、同時活化細胞功能,使患者有機會就此擺脫輪椅、恢復自主行動能力,逆轉巴金森氏症也看到一線曙光。
為紀念全球首位發現巴金森氏症的英國醫師詹姆士.巴金森(Dr. James
Parkinson),1996年歐洲巴金森氏症協會將巴金森醫師的生日4月11日訂為「世界巴金森氏症日」。林宏裕教授接下來也將展開大型臨床研究,期待能及早讓此療法成為巴金森氏症的治療新選擇,並改變全球巴金森氏症患者命運,使巴金森氏症不再是「不可逆的疾病」。
延伸閱讀:
常做惡夢是「帕金森氏症」前兆? 研究:患病風險恐暴增5倍
巴金森氏症非藥物治療新曙光!「神波刀」免開刀顫抖症狀當天改善
新聞來源: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