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3年4月11日 /美通社/ —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國海油」,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0883,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938)今天在香港發佈了2022年度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
公司高度重視ESG披露工作,將ESG報告定位為合規信息披露、加強可持續發展管理、強化利益相關方溝通的重要載體,並聘請獨立第三方對報告中的關鍵指標進行鑒證,積極回應股東、客戶、夥伴、員工、社區等各利益相關方關切。自2005年起,中國海油定期及時向市場披露公司社會責任及ESG情況,獲得市場廣泛認可。2022年,公司榮獲《亞洲企業管治》雜誌「亞洲最佳企業社會責任獎」、《財資》雜誌ESG企業大獎「金獎」、《財經》雜誌長青獎「可持續發展效益獎」等諸多ESG重要獎項。
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上市公司,中國海油致力於建成油氣增儲上產的主導力量、綠色低碳發展的促進力量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中堅力量。本年度,公司成立戰略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不斷強化ESG管理力度。公司始終將合規運營作為保障公司穩健發展的基礎,並持續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公司一直恪守高標準的商業道德操守,扎實推進管理提升專項行動,為公司穩定長效運作提供堅實保障。
中國海油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新突破,2022年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項共計15項。中國首套自主研發的深水、淺水水下生產系統分別在國內海域成功投用。智能油田發展步入快車道,中國首個海上智能油田項目二期有序開建,中國首個海上智能氣田群全面建成。世界首個海上超稠油儲量規模化開發油田投產,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台「海基一號」成功投用。
公司加快綠色轉型腳步,產業體系清潔化、低碳化、綠色化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公司發佈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推動油氣田開發全過程的節能減碳,積極佈局新技術和新模式,持續推進公司綠色低碳轉型。全年累計實施50餘項節能改造項目,總投入資金3.6億元人民幣,實現節能量27.57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59.66萬噸。2022年,公司首個油氣與新能源融合項目投產,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主體工程完工。公司堅持推進海陸一體化供電網絡,渤中-墾利油田群岸電應用工程在用電高峰年預計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萬噸。此外,搭載二氧化碳封存項目的恩平15-1油田群正式投產,大亞灣區CCS/CCUS集群示範項目成功啟動。
公司將員工視為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積極投身社會公益及慈善事業,為社會穩定可持續發展貢獻海油力量。公司努力保障員工身心健康,多角度維護員工權益,暢通人才成長通道,將發展成果惠及全體員工。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公司全年納稅金額1,234億元人民幣,為全球各地創造就業崗位超過2.1萬個,參與海上搶險救助55次,在鄉村振興、環境保護、教育助學、慈善事業等多個領域加大公益投入,實施公益項目100餘個,覆蓋15個國家和地區,總計投入9,602萬元人民幣。
公司董事長汪東進先生表示:「2023年,我們將秉持『經濟、環境與社會的協調發展』以及『與利益相關方攜手共贏』的理念,積極響應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十項原則以及上市地指引要求,繼續強化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提質增效,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征程上乘風破浪、勇毅前行,推動公司可持續發展行穩致遠!」
編者注:
如需瞭解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信息,請登錄公司網站http://www.cnoocltd.com
本新聞稿包含公司的前瞻性資料,包括關於本公司和其附屬公司業務相當可能有的未來發展的聲明,例如預期未來事件、業務展望或財務結果。「預期」、「預計」、「繼續」、「估計」、「目標」、「持續」、「可能」、「將會」、「預測」、「應當」、「相信」、「計劃」、「旨在」等詞彙以及相似表達意在判定此類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以本公司在此日期根據其經驗以及對歷史發展趨勢,目前情況以及預期未來發展的理解,以及本公司目前相信的其它合理因素所做出的假設和分析為基礎。然而,實際結果和發展是否能夠達到本公司的目前預期和預測存在不確定性。實際業績、表現和財務狀況可能與本公司的預期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宏觀政治及經濟因素、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波動有關的因素、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高競爭性的本質、氣候變化及環保政策因素、公司價格前瞻性判斷、併購剝離活動、HSSE及保險安排、以及反腐敗反舞弊反洗錢和公司治理相關法規變化。
因此,本新聞稿中所做的所有前瞻性聲明均受這些謹慎性聲明的限制。本公司不能保證預期的業績或發展將會實現,或者即便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實現,本公司也不能保證其將會對本公司、其業務或經營產生預期的效果。
如有進一步查詢,請聯絡:
王 術
媒體/公共關係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電話:+86-10-8452-6832
傳真:+86-10-8452-1441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耀榮
博達浩華國際財經傳訊集團
電話: +852 3150 6707
傳真: +852 3150 6728
電郵:[email protected]
新聞來源:PR News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