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黃冠中教授。(圖/黃冠中教授提供)

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近年來由於台灣民眾生活水準的提升與消費型態的改變,傳統追求飽食的飲食觀逐漸轉變成要求吃的營養、吃的健康,養生風氣越來越盛行。在傳統中醫古籍中,早已有「醫食同源,藥食同根」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等食療保健觀念,即可以藉由攝取某些食物來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達到養身或治病的目的。

由於食藥用蕈類的營養價值高且脂質含量低,滋味可口並具有獨特風味。近代科學研究報告指出,無論是食藥用蕈類,含有多種生理活性物質,例如蛋白質、水溶性多醣、超氧歧化酵素(SOD)等,都有可能提高免疫調節等功效,因此食藥用蕈類成為近年來備受注目機能性保健食品。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黃冠中教授。(圖/黃冠中教授提供)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黃冠中教授研發出米蕈松露蛋白。真菌免疫調節蛋白(fungal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s family), 最早被發現的日本學者Kino等人於1989年自靈芝中純化而的。而不同蕈類所發現的真菌免疫調節蛋白的生化特性十分相近,黃冠中教授研究真菌免疫調節蛋白發現已知具有的生理活性包括促進T淋巴球細胞增殖、促進淋巴球細胞分泌細胞激素、抑制系統性過敏反應等,而體外試驗結果發現能更引起人類周邊血液細胞與小鼠脾細胞之細胞增生,並可誘發T淋巴球細胞大量產生間白素-2 IL-2)、間白素-4 (IL-4)、腫瘤壞死因子-a (TNF-a)與干擾素-b (interferon-b)等細胞激素,此些生理活性顯示真菌免疫調節蛋白具有醫藥或是健康食品的發展潛力。

黃冠中博士表示,依據急性毒性試驗結果,米蕈松露蛋白對於小鼠無明顯之毒性。米蕈松露蛋白免疫佐劑活性之效用上濃度依賴性方式大量增加一氧化氮的分泌五倍以上,表示其都具有免疫佐劑活性之效用。研究團隊認為,上述數據表明,米蕈松露蛋白與免疫活化和抑制人類癌症細胞株增生有著高度相關性,後續需要更進一步來研究驗證這些觀察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