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孟憲玉/台北報導
以二戰台灣為背景的電玩《台北大空襲》已於2月上架Steam,並受到許多玩家熱愛,遊戲完成率超過6000%。但遊戲熱賣同時,也引發許多史觀爭議,一位網友就認為:遊戲設計者根本是媚美、媚日,遊戲對話、背景都刻意將台灣與日本人的互動友善化,也不敢忠實呈現美軍轟炸台灣的形象。他還批評許多推薦此遊戲的綠營政治人物:為什麼要求國民黨向228道歉同時,不要求美軍為轟炸向台灣道歉?此文掀起觀點不同的兩派網友論戰。
這位網友指出,自己看不出《台北大空襲》究竟在強調哪一種史觀:「遊戲主軸呈現台灣人民在二戰中遭受轟炸的悲慘命運,那麽究竟是誰應該替台灣人的苦難負責?是誰該為歷史反思和檢討?」
他表示,戰爭是日本人發動的,理應是日本政府為戰爭負責。但遊戲劇情很少提到日本殖民者對台灣人造成的傷害,許多地方還明顯試圖美化殖民者,「最明顯之處就是:遊戲設計對白中,很多日本警察對台灣人的態度都非常友好,宛若現代階級種族完全平等的社會。」
在推薦這款遊戲的同時卻還要國民黨為二二八道歉:「為何不曾要求美國對『台北大轟炸』、『高雄大轟炸』道歉?難道只有228被殺的台灣人才重要,二戰被美軍誤炸身亡的台灣人民就不重要嗎?」
此文一出被許多網友砲轟:「一個是土豪流氓搶民脂民膏(228),一個是戰爭時期遭敵國轟炸(台北大空襲)這也能拿來對比?不簡單哪!」、「228的執政者殺人和日治時期戰爭的敵對國轟炸是能相提並論的事情嗎?」。
但也有網友表示同意與支持:「好多人急著替美國護航,台灣是拿過美國什麼好處?保護費倒是繳了不少」、「沒種和美國求償啊,難怪被看不起」。
另一位網友則表示,遊戲開發商不一定非藍即綠,或許只是要忠實呈現台灣人所經歷過的事。他解釋,遊戲中疑似美化日本人對待台灣人口吻與行為的部分,來自戰爭末期日本人對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改日本姓名運動和說日語運動:「日本人就算不一定打從心底對台灣人友好,但基於戰爭需求,必然對台灣人相對友好許多,而歷史資料也顯示,當時接受日本文化越深的台灣人,能享有更多的戰時物資配給、食物。」
這位網友最後表示,不論是在二戰,還是2023,大國博弈之下,台灣確實很難自處。就像現在,中美貿易戰下、晶片戰爭下,台灣在國際上也很難自主選擇要倒向哪邊,而《台北大空襲》正好可以提醒台灣人這點:「國際上沒有哪個強權是仁慈的,當年我們無法阻止外國勢力對我們空襲轟炸,但可以躲避、可以求存。而現在,我們可能政治上不得不依附某些國際強權,但我們還是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台北大空襲》電玩改編自「迷走工作坊」設計的同名桌遊,遊戲背景以1945年美軍轟炸日治時期台灣為歷史背景,讓玩家扮演一位在空襲中父母雙亡的台灣小女孩,在戰爭殘骸中尋找自己失去的記憶和親友。玩家能藉此感受戰爭的殘酷和台人經歷的苦難,遊戲飽含台日文化、本土元素,並以台北許多知名景點作為地圖,如:台灣總督府(現為總統府)、台北帝大病院(現為台大醫院)、蓬萊町大聖堂(已於空襲中炸毀)、艋舺龍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