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台北好店同慶台北百歲:臺北市黃珊珊副市長表示,今(109)年「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恰逢臺北設市百年之際。
▲台北造起來!5家老字號亮點店家踩線(影片∕記者張辰卿攝)
▲今(109)年輔導再造店家與型店店家之二。(圖∕記者張辰卿攝)
為傳遞台北特色好店的魅力與故事,臺北市商業處以「台北造起來」專案計畫協助本市店家轉型蛻變並提升競爭力,今年邁入第6年,輔導店家正式破百家。今年輔導改造的21家潛力店家中,幾家亮點店家別具特色,包括:大稻埕老字號食品材料行打造香料烏托邦「有多聞 稻埕香料館」、迪化街傳統布行轉型文創風布藝品牌「漫花時」。以及艋舺老字號粿店「三六食粑」,將祭祀糕粿翻新為精緻伴手禮;還有艋舺老牌串烤「元味串燒」及東三水街市場手工魚丸「艋甲大豐」以文青風轉身,吸客千禧世代。
▲有多聞 稻埕香料館(圖∕記者張辰卿攝)
原名益良食品行的「有多聞」。早年位於迪化街,後遷至西寧北路至今,為專做食品材料批發的50年老字號,目前由女兒及女婿接手經營。有鑑於社會日漸崇尚天然食品,近年重整香料產品線,開始推廣自有品牌,還想打造一間香料體驗館。走訪「有多聞稻埕香料館」,宛如歐風香料小舖般的精緻可愛。第二代李老闆說,這是一間以百多種香料組成的「東西方香料烏托邦」,象徵無國界的香料共和國,店內以精緻香料罐陳列,開放大眾試聞體驗,助大家點食成津!
▲迪化街漫花時(圖∕記者張辰卿攝)
「漫花時」原名維鴻布行,位於迪化街頭,經營布料貿易批發,女裝布料為主力。多年來以推薦布種、剪裁技術深受顧客信賴。因產業沒落,近年積極尋求改變,推出客家花布布藝品受國外觀光客青睞。這次改造連品牌也一併更名為「漫花時」,以質感木作牆面為底,傳統布匹結合布飾品,浪漫滿屋。第二代林曉君感性表示:「布行的生意不只是買賣,還有人情的交流。」她們以花布杯套裝著石花凍飲,展現聰明創意。兩代同心翻轉家中事業,為熱鬧的迪化街頭再添新嬌點。
▲三六食粑(圖∕記者張辰卿攝)
原名三六圓仔店、三六粿店的「三六食粑」,1943年於艋舺龍山寺前擺攤賣粿及圓仔起家,目前傳至第四代。商品包括傳統糕粿及甜湯。這次參加改造改名為「三六食粑」,第四代楊郁虹現身說法,從創辦時期阿嬤與阿祖提著桶仔賣粿的老歷史說起,另介紹本次改良推出的伴手禮「小食粑」,如掌心大小的縮小版紅龜粿、壽桃、桂圓發糕、草仔粿…。艋舺最黏人的古意點心,人情味與圓仔一樣黏人。
▲艋甲大豐(圖∕記者張辰卿攝)
「艋甲大豐」位於萬華東三水街市場,今已傳到第三代手上。第三代老闆鄭靖騰為在地攤商自治會幹部,接班以來積極推動老店轉型,也想藉自身成果帶動市場攤商。幾年前經過輕改造把攤位弄的整潔清爽,今年加碼再投入店家再造計畫,從品牌面重新梳理整頓,並改名為「艋甲大豐」。大豐專賣手工魚丸,也賣炸物,食材與製作過程按部就班照起工,花枝丸、雞捲、牛蒡酥、紅燒鰻…,鄭靖騰如數家珍,點亮東三水街市場的美食觀光魅力!
▲元味串燒(圖∕記者張辰卿攝)
萬華在地40年老牌台式燒烤「元味串燒」,憑藉家傳的獨門烤肉醬,從攤子起家時便吸引眾多死忠客群,不少人移居外縣市的萬華子弟都不忘來此回味。玻璃窗上貼著字樣「走遍天涯,再遠都不忘,家的味道」,那一味獨門烤肉醬正是由蕭媽媽親自調配,成為元味美食的精髓。第二代表示:幾年前從前面巷口的舊攤位搬到了現址,卻一直有許多老顧客找不到這來。這次店面改裝新潮木作,不僅老客人回籠,更招攬愛嚐鮮的年輕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