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中國:恢復通關及放寬入境限制有助提振香港銀行業

2023年經濟前景轉淡 銀行業縮減開支面臨挑戰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3年1月13日 – 恢復通關和放寬防疫限制象徵香港銀行業邁向復常的重要一步,中國內地現時的金融改革亦將鞏固香港作為國家金融中心的地位。畢馬威中國最新發表的報告顯示,銀行業將持續面臨環球經濟環境的挑戰,例如高息口、通脹升溫以及縮減開支的需要。

畢馬威中國在《2023年香港銀行業展望》報告中,探討未來一年銀行業的關鍵議題,包括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監管發展、業務轉型、數碼化,以及包括ESG及虛擬資產等快速發展的領域。

畢馬威中國銀行業及資本市場香港主管合夥人宋家寧表示:「2022年底,中國內地放寬部分防疫限制的消息為市場帶來提振作用,取消入境檢疫安排以及出境旅遊限制措施是邁向復常的重要一步。在香港方面,防疫限制自2022 年下半年起逐步放寬,成為市場重要的推動力。隨著今年1月份所有旅遊限制和社交隔離措施的取消,銀行業界現時對前景趨於樂觀,憧憬2023 年内可真正恢復業務。」

息口上升為銀行業帶來更高的淨息差,但隨著經濟前景轉淡,銀行業未來一年仍將更加關注如何縮減開支,以降低可持續成本收入比,並提升盈利能力。

畢馬威中國銀行業高級合夥人馬紹輝(Paul McSheaffrey)表示:「低息口環境的終結對不少企業及投資者帶來衝擊,導致壞賬增加。聯儲局致力以加息遏制美國通脹,並將會繼續積極實施有關政策。在經歷了多年的低淨息差環境後利率持續上升,我們預計淨息差將進一步擴大,有利銀行業務發展,但香港的經濟環境將會影響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費用收入。」

數碼創新有助傳統銀行脫穎而出。未來一年,大型金融企業將引入實用的金融科技資產,以提升數碼產品和服務,確保其嶄新的金融科技能打入市場。

在2023年,銀行業將要緊貼監管發展,香港今年主要的監管措施包括設立虛擬資產服務供應商發牌制度。除了新法規,另一關鍵趨勢是強化市場監督。隨著監管科技(SupTech)興起,監管機構可以更精準地使用數據,讓銀行和其他金融營運商降低風險。

在氣候風險管理方面,香港銀行業也將面臨更多監管和強制性披露要求。承諾實現淨零排放的銀行除了需要降低自身的排放,同時亦需要為推動實體經濟減排提供融資。

畢馬威中國認為,香港作為具有獨特內在優勢的環球金融中心,在中國內地40多年的開放過程中一直扮演進出門戶的角色,並將在未來繼續發揮作用。未來一年銀行業雖將面臨挑戰,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不會減弱。

隨著過去數年開放銀行業的監管改革陸續奏效,國際銀行正繼續在中國內地尋覓新機遇。在中國內地的外資銀行已能提供更多產品種類,如本地公共託管牌照。此外,許多發牌程序也得到簡化。然而,隨著新法規的推出,相關的合規成本上升,將增加外資銀行在保持盈利能力和增長勢頭方面的挑戰。

Hashtag: #畢馬威中國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關於畢馬威中國

畢馬威中國在三十一個城市設有辦事機構,合夥人及員工超過 15,000 名,分佈在北京、長春、長沙、成都、重慶、大連、東莞、佛山、福州、廣州、海口、杭州、合肥、濟南、南京、南通、寧波、青島、上海、瀋陽、深圳、蘇州、太原、天津、武漢、無錫、廈門、西安、鄭州、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在這些辦事機構緊密合作下,畢馬威中國能夠高效和迅速地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畢馬威是一個由獨立的專業成員所組成的全球性組織,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專業服務。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畢馬威國際」)的成員所以畢馬威為品牌開展業務運營,並提供專業服務。「畢馬威」可以指畢馬威全球網絡內的獨立成員所,也可以指一家或多家畢馬威成員所。

畢馬威成員所遍佈全球 144 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 236,000 名專業人員。各成員所均為各自獨立的法律主體,其對自身描述亦是如此。各畢馬威成員所獨立承擔自身義務與責任。

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家英國私營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畢馬威國際及其關聯實體不提供任何客戶服務。

1992 年,畢馬威在中國內地成為首家獲准中外合作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2012 年 8 月 1 日, 畢馬威成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中首家從中外合作制轉為特殊普通合夥的事務所。畢馬威香港的 成立更早在 1945 年。率先打入市場的先機以及對質量的不懈追求,使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中國多家知名企業長期聘請畢馬威提供廣泛領域的專業服務(包括審計、稅務和諮詢),也 反映了畢馬威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