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辮鴴羽色在陽光照射下變化很大。(圖∕周俊雄攝)

每年冬天都會來宜蘭度冬的小辮鴴,今年似乎特別多,有鳥友一次拍到七、八十隻小辮鴴在壯圍棲息和飛翔。消息一傳開,更多的人加入追蹤小辮鴴,大家都希望拍攝到陽光下呈現七彩色澤的漂亮小辮鴴。


▲小辮鴴展翅翱翔的美姿。(圖∕周俊雄攝)

小辮鴴(Northern Lapwing)是台灣不普遍冬候鳥,數量最多的地方在雲林、彰化等地區,冬季經常出現數百隻,甚至上千隻群聚在土豆田(台語稱花生為土豆)或是群飛,當地人戲稱為「土豆鳥」。牠們以吃昆蟲、蠕蟲、螺貝為主,也吃小魚和草籽。活動環境以農田、湖泊、沼澤淺灘為主,但不會出現在海邊。

以往北部地區的鳥友,大多前往中部追拍小辮鴴,桃園地區偶有零星小辮鴴,花蓮地區也會有,宜蘭地區往往有二、三十隻,不過今年冬季數量增加不少,令北部地區鳥友十分雀躍。


▲小辮鴴頭頂有辮狀冠羽,很像留著小辮子。(圖∕周俊雄攝)

來自新北板橋的鳥友劉靜香,近日專程來宜蘭追蹤心儀已久的小辮鴴,這是她第一次看見小辮鴴,在宜蘭鳥友帶領下,就幸運拍攝到十公尺近距離的陽光版小辮鴴,她驚呼真是太幸運了!

小辮鴴身長28-31公分,體重120-300公克,展翅82-87公分。中國大陸稱為鳳頭麥雞,屬於鴴形目鴴科麥雞屬,雌雄相似,雄鳥嘴黑色,繁殖羽頭上黑色,頭後有黑色辮狀長冠羽,臉污白,眼下有黑斑紋,頦、喉至胸黑,腹白,尾部上、下覆羽紅褐色,體背銅綠色,覆羽具綠色金屬光澤,肩羽帶有紫色,翼展寬圓。


▲今年飛臨蘭陽地區的小辮鴴數量增多不少。(圖∕周俊雄攝)

小辮鴴雄鳥常有花俏的展示飛行(display flight),飛行時顯得翅膀較為寬闊,集體飛行振翅常有頓挫的感覺,邊飛邊鳴叫。臺灣鄉間也把小辮鴴稱作「田貓仔」,這是因為牠日夜叫聲有一點像小貓咪。由於頭頂有辮狀冠羽,很像留著小辮子,台灣習慣叫牠小辮鴴,鳥友還因為牠像卡通人物,戲稱為「天線寶寶」。

小辮鴴廣泛分布於古北界(Palearctic realm),繁殖區域橫跨整個溫帶歐亞大陸,從英國至俄羅斯遠東皆有。古北界是生態學八個動物分區中最大的一個,分布在舊大陸北方,古北界的範圍包括歐洲大陸、非洲北部以及阿拉伯半島的中北部、喜馬拉雅山脈到中國長江以北。小辮鴴的度冬地包括南歐、北非、西亞、南韓、日本、中國華中及華南等地。臺灣主要從11月到隔年2月出現,為不普遍的冬候鳥。


▲小辮鴴為台灣不普遍冬候鳥。(圖∕周俊雄攝)

小辮鴴最受鳥友青睞的是牠的背羽在陰天只有墨綠色,但是在陽光照射下變化很大,牠會出現金屬彩虹光澤,這是因為羽絲裡有一層層黑色素的細小分子,它們可以折射光線形成色散,作用就像水面上的油膜類似,而且顏色會隨著觀看的角度不同而發生變化。

鳥類羽毛的顏色其實是化學和物理變化的綜合產物,有時候同一根羽毛會結合這兩種作用。不少鳥友持續追蹤小辮鴴,往往是想要拍好牠的「陽光版」,有時即使有陽光,鳥的距離又太遠,所以必須不斷地「補考」,希望最終可以天時地利人和鳥又來。(本文作者∕資深媒體工作者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