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愛金 / 台中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罹癌人數每年增加約10萬人且逐年上升,在台灣10大癌症排行榜中,胃癌已攀升至第9名。胃癌好發族群為70至75歲男性,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讓病患錯過黃金治療期。臺中榮總一般外科羅少喬醫師表示:「胃癌病患一至四期的生存率分別是75%、50%、25%,末期只有5%。術後還有體力接受化療的患者在台灣不到4成。」顯示胃癌照護的困難。
為了爭取胃癌患者的生存率,臺中榮總組成跨科團隊,結合一般外科、血液腫瘤科、營養師及諮商心理師等專業,提供患者從術前評估至術後養護的全面照護。胃癌跨團隊組成已有2年,醫師間早建立良好默契,當病患確診為胃癌後會導入專業流程,先進行病史詢問再依需求轉介至不同單位接力調養病患狀況,例如:胃口不佳營養師便會設計以高蛋白為主的專屬菜單,讓患者在醫療過程中能夠保持良好狀態。團隊中的王雅鈴營養師談到病患照護時說:「胃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營養吸收,希望病患都能保持最好的狀態完成所有療程,恢復健康。」 ▲臺中榮總一般外科羅少喬醫師(左二)表示,以病患為核心的醫療照護,是組成胃癌跨團隊的初衷。(圖/台中榮總公關處)
除了專業知識,臺中榮總也以新技術進行診療,以腹腔鏡查看病灶只會造成小型傷口,術後3、4天即可出院,不像過去剖腹會造成20公分的大傷口,除了對病患體力造成負擔外,也要住院兩週才能恢復正常生活。而國人普遍將化療視為痛苦的療程,為了降低患者的不適感,臺中榮總的醫師們也下足了苦心,並積極與患者溝通。「化療藥物也持續在進步,種類比以前更具多樣性。」羅少喬醫師表示:「化療藥物的劑量是依照開發的歐美國民體格所制定,不一定適合亞洲病患使用,患者如果服藥後不舒服可以隨時和醫生溝通,減低劑量或更換藥物都是可行的。」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不只健康狀況,維持他們的生活品質也是團隊醫師們共同的目標。
以病患為核心的醫療照護,是組成胃癌跨團隊的初衷。2年的合作讓醫師們能借助彼此專業,精準提出符合病人的診斷方向,血液腫瘤科的石宇軒醫師表示:「透過團隊合作,除了提供病患最迅速完善的照護外,也讓醫生不必單打獨鬥,更有信心專注在對病患的照護上。」透過胃癌跨團隊的努力,患者都能接受良好的評估及照護,有效降低術後腸阻塞或癌症復發的狀況。癌症是因長期不良的健康習慣所導致,因此除了保持健康作息外,營養師也提醒生病時不要隨便食用營養品,可與醫生討論後再去挑選,才能保證營養吸收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