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常務監事臺北神經醫學中心蔣永孝副院長(左)宣布中研院生醫所陳志成副所長(右)當選第一屆理事長。(圖/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陳欣欣 / 台北報導

痠痛對許多慢性疼痛的病人是長期的折磨,特別是纖維肌痛症、肌筋膜疼痛、關節炎、或下背痛的患者。健保署統計、2017年高診次民眾就醫疾病、第一名為下背及肌肉軟組織痛、共五十七萬三千件、醫療費用約四億九千萬元。然而,目前針對痠痛並沒有特別的治療方式。痠痛是痠還是痛?如何能阻斷痠痛?當全世界都把痠痛混為一談,在台灣有一群學者與醫師正努力翻轉這個觀念,讓病人的痠可以被醫師看見,而不會再誤診為痛。

台灣痠痛研究先驅 中研院生醫所陳志成副所長所主導的「台灣痠痛醫學計畫」,渴望解救各類久經痠痛折磨的病人,而人體試驗是成就本計畫的最大關鍵,也因為一個個案,讓我們更確定『痠』與『痛』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臨床症狀,故成立初衷也希望透過學會的推廣,招募更多受試者以成就這個台灣首創的痠痛研究,推向全球並造福更多人類。

▲ (圖/主辦單位提供)

台灣痠痛研究學會(Taiwan Sng Society)是全世界第一個和痠痛相關的學會,也是由台灣本土發起的重要學術社團。今日(2022年11月 5日)於嘉義基督教醫院舉行成立大會並辦理痠痛工作坊;該學會由中研院生醫所陳志成副所長、台北醫學大學林建和醫師發起,由台灣痠痛領域學界與醫界菁英共同支持籌備,包含了台灣南北七縣市之醫學中心及五大重要研究單位之專家皆到場共襄盛舉。

台灣痠痛研究學會首任創始理事長由中研院生醫所陳志成副所長擔任。陳志成理事長表示,痠覺(sng)是新定義之感覺,和一般大眾熟悉之痛覺有所不同。學會成立的宗旨便在於提升痠痛醫學之研究及大眾認知,並結合不同專長之基礎科學家、臨床醫師、社會學者,公衛學者及政策制定者,促進痠痛科學之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學會長期的目標在於希望建立國際性痠痛醫學團體之聯繫,建立國際之痠覺研究學會,希望能提升與其相關之健康及人類福祉。痠痛學會的成立其實是經過長年的發想與計畫,一開始是始於2012年對於量化臨床痠覺量表的發想,2015年才有第一個臨床痠覺量化的診斷,團隊經過十年的努力和多次的工作坊討論並獲得科技部(現國科會前身)腦科學計畫的支持,才有辦法於今日成立台灣痠痛研究學會。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參考Youtube上的紀錄片(搜尋【發現新台灣 陳志成教授痠覺理論團隊】),或是【痠痛大不同FB粉絲頁】,以及學會網站(https://www.sngpain.org/)。

台灣研究學會秘書長林建和醫師也表示,台灣痠痛研究學會的成立其實是由臨床病患的經歷和治療的經驗出發。我們團隊很深刻的印象是來自一位纖維肌痛症病友的痠覺自述,她提到”痛讓我們無法動彈,吃了止痛藥,止了痛,卻痠的受不了。因為有藥可以止痛,但卻沒有藥可以止痠”。在對病患的照顧和生活品質的提升上痠和痛是一樣重要。

▲藉由學界與醫界菁英共同籌組的台灣痠痛研究學會,連結更多專業人才與資金,渴望加速解救這群長期備受痠痛所苦的患者。前排左四起: 蔣永孝、陳志成、孫維仁及韓德生; 後排左二: 林乾閔,右三: 林建和。(圖/主辦單位提供)

與會成員有多位學界以及醫界的貴賓,包含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孫以瀚特聘研究員、高雄長庚醫院生物醫學轉譯研究所華瑜特聘講座教授、神經外科權威高明見教授皆蒞臨現場致詞。多位醫界及學界權威擔任學會理事及監事職位,包含國內各大醫學中心之副院長及神經外科、神經內科、麻醉科、復健科、風濕免疫科之專科權威皆獲選擔任學會行政職務。當日其後舉行第四屆痠痛工作坊,邀請臺大醫院麻醉部孫維仁教授擔任開幕致詞貴賓,並揭開一系列痠痛相關研討會之序幕,內容包含了三大主題【與痠的對話】、【痠痛和疾病】、【機會:痠痛的控制】。眾多醫界及學界的講者接力開始台灣痠痛醫學計畫之介紹、痠痛之語彙學,以及痠痛於疾病中的研究,及痠痛之動物研究等等。工作坊中並介紹許多常見和痠痛相關的疾病,如偏頭痛、帶狀皰疹、纖維肌痛症、癌症;此外,許多未來具有治療潛力的方式,如針灸、術前麻醉治療、新型藥物等等也在工作坊中引起討論。期許台灣痠痛研究發光,引領全世界的痠覺研究,以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