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研究發現免疫治療併用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有助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左起為桃園長庚醫院腫瘤科楊展庚醫師、台灣醫學會林錫銘理事長、台灣肝癌醫學會黃怡翔常務理事。(圖∕台灣肝癌醫學會提供)

記者張耀元/台北報導

今年66歲的洪先生,6年前因身體莫名疲憊、3個月內體重減輕10公斤,檢查確診為肝癌,隨即動手術摘除14公分、手球大的肝腫瘤,本以為從此健康,沒想到3年後工作忙碌之際,肝癌復發,陸續接受栓塞等治療仍不見效,甚至轉移至骨頭和肺部,生活也因藥物副作用而痛苦不堪,直到醫師建議免疫組合療法,才逐漸讓病情獲得控制,人生現出曙光。

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林錫銘醫師表示,肝癌居國人好發癌症第4名,好發於45至65歲,男性為女性2倍。造成台灣人肝癌盛行的原因,最主要是B型肝炎(約佔7成),其次為C型肝炎、肥胖和代謝症候群、酗酒、以及食用含黃麴毒素的發霉穀物及其製品等。

由於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肝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不易察覺,當出現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發燒、腹部腫脹、肌膚和眼睛變黃(黃疸)等症狀時,往往已是晚期肝癌。林錫銘醫師表示,晚期肝癌的治療武器有限,目前以標靶藥物治療為首選,但反應率偏低且副作用大,平均存活期不到一年;相較之下,免疫組合療法則有較佳的明顯效果,有助延長平均存活期且副作用較低。

台灣肝癌醫學會常務理事黃怡翔醫師表示,免疫療法單獨使用的效果有限,各國醫藥科學家為提升腫瘤反應率,紛紛嘗試幫免疫療法找搭檔,包括:兩種免疫治療藥物併用、免疫治療藥物搭配傳統TKI標靶藥,或者免疫治療藥物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等,皆有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由此可見,免疫組合療法必定是未來治療晚期肝癌的主要潮流。

一份針對晚期肝癌一線治療患者進行的跨國性研究顯示,免疫治療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藥能提升腫瘤反應率達近3成,是一線傳統標靶治療的2-3倍,且近9成病友保持6個月疾病不惡化,近1年生活品質不惡化,突破近11年來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的瓶頸,成果優異,不僅締造「贏延命」與「贏生活品質」的雙贏紀錄,接連獲得美國FDA和我國衛福部核准,美國腫瘤醫學會也大力推薦,將其列為晚期肝癌的優先治療對策之一。

對此,台灣肝癌醫學會表示,隨著醫藥進步,免疫組合治療也成為晚期肝癌治療的選擇之一,呼籲病友不要放棄希望,保持樂觀的心情,積極與醫師多做溝通和討論,依據個人病況找出合適的治療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