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嘴角鴞有著鮮黃色的虹膜、米黃色的嘴喙因而得名。(圖∕周俊雄攝)

森林中的「夜貓子」黃嘴角鴞,入夜後經常發出規律的高音陶笛聲「呼呼」,讓荒野寂靜的暗夜,顯得夢幻又生趣十足。黃嘴角鴞因為有著鮮黃色的虹膜,加上米黃色的嘴喙而得名,造型小巧可愛,卻也是台灣低中海拔森林中的狠角色。

「夜貓子」是貓頭鷹的暱稱,因為大多數貓頭鷹屬於夜行性動物,也被用來形容一個人到了晚上特別有精神,或是整夜不睡覺。全身茶褐色的黃嘴角鴞(Mountain Scops Owl)是普遍留鳥,身長17-21公分,翼展40-49公分,相較領角鴞小一號,但是比台灣最小型的貓頭鷹鵂鶹大一號。


▲寂靜森林的狠角色黃嘴角鴞。(圖∕周俊雄攝)

此等飛禽,是台灣特有亞種,與台灣現有十多種貓頭鷹(鴞形目)同列第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白天常停棲在濃密樹林,黃昏後單獨行動,以天然樹洞作為巢穴。

夜間的叢林中,除了蟲鳴聲,最常聽見的就是遠處「呼呼」的黃嘴角鴞鳴叫聲,彷彿是在呼朋引伴。除了人類之外,很少有動物像鳥類那麼擅長用聲音來表達。人類使用喉頭發音,鳥類的喉頭不能發聲,只是使用喉頭當作控制瓣膜,避免食物和水經由氣管進入肺部,牠們靠喉頭更深處的鳴管發音,黃嘴角鴞的鳴管發達,夜間鳴叫聲特別生動悠遠。


▲黃嘴角鴞常在暗夜密林中發出「呼呼」的鳴叫聲。(圖∕周俊雄攝)

貓頭鷹都是吃葷食,食物包括大型昆蟲,或小型哺乳類動物如老鼠、爬蟲類蜥蜴、兩棲類青蛙,還有小鳥等。在生態學上,鴞形目和鷹鷲隼三目猛禽鳥類同樣,都有尖爪、鈎狀喙及斑駁棕色羽毛的共同特徵,這是因為彼此類似的掠捕法而趨同演化的結果,貓頭鷹是夜行性猛禽,雖因作息日夜相反,卻和鷹鷲科沒有直接的類緣關係。

在漆黑的森林中,黃嘴角鴞如何獵食的呢?相當引人好奇。原來主要是靠牠們的視覺和聽覺。動物的眼球視網膜有感知形狀的桿體細胞,以及感知顏色的錐體細胞。研究顯示,貓頭鷹的桿體細胞發達,錐體細胞相對稀少,因此推測牠們的眼睛在夜晚看到的景象是黑白效果,但因為常常眼睛睜得大大的,所以不會錯過眼前獵物引起的風吹草動。


▲也會睜一眼、閉一眼的黃嘴角鴞。(圖∕周俊雄攝)

貓頭鷹的耳朵可以接收的音頻範圍和人類相同,但是因為聽覺比人們靈敏,可以偵測到人類完全聽不到的聲音。這是因為貓頭鷹的臉盤兩側有大簇的頸毛,由毛髮狀的纖細羽毛構成,用來收集聲波再折射進入耳朵,功能就像喇叭狀的助聽器。

頸毛正好隔離雙耳,可以聽清楚個別一方的聲響。還有,兩邊的耳朵在面盤的位置並不對稱,而是一邊高、一邊低,所以,貓頭鷹能夠聽到超立體的聲音,即使看不到發出聲音的獵物,也能夠精確定位音源,快速出動獵捕。

貓頭鷹還有一項夜間飛行獵食利器,因為牠們的初級飛羽邊緣都有鋸齒狀的繸邊,可以減少飛行時空氣流經翼部所造成的聲響。當黃嘴角鴞鎖定獵物快速出獵,幾乎來無影去無蹤,毫無警覺的獵物往往已被攫取就擒。

黃嘴角鴞體型袖珍精巧,但是穩準快狠的戰鬥習性,造就牠們成為自然生態食物鏈上層的族群。不過,森林中仍有更大型的鷹鷲猛禽類,是黃嘴角鴞的天敵。除此之外,人類過度開發原始林地和無限拓展耕地,也造成黃嘴角鴞的生存威脅。(本文作者∕資深媒體工作者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周俊雄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