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 / 綜合報導
便捷的交通是城市發展不可缺的要件,更是帶動地方經濟和就業的基本。竹科出身的新竹縣長楊文科,對交通建設促進在地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性體認更深刻。也因此,他上任後提出「十大交通基礎建設」,全面盤點新竹縣境內的交通「盲腸」,近四年來逐步改善易塞車路段,要為新竹縣民打通交通的任督二脈。
這些重大交通基礎建設中,「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至竹科工程」就是其中重要一項,完工後將可改善竹科人頭痛的塞車問題。該工程預計明年中完工,屆時從高鐵竹北站到竹科園區,約可省下20分鐘車程。
重大交通建設從規劃到完工通車曠日廢時,龐大的工程經費更需中央挹注,地方首長如果不是有心擘畫地方的長遠發展,未必願意投入。而楊文科堅信:「交通建設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所以即使知道「十大交通基礎建設」困難度高,也不能立即看到成果,但他仍堅定的持續推動。
在多方努力下,縣府目前已經爭取到台1線替代道路、經國橋道路改善計畫 、內灣地區連外道路新闢工程、 五峰鄉縣道122線43.5K路段改善工程、新豐鄉台61線與台15線連結道路拓寬工程等五項工程逾50億元的經費,其他項目也持續溝通推動中。
▲路平專案 湖口竹9縣光華路段。(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重視「硬體」交通建設,楊文科也同步推動「軟體」交通管理。縣府在經國橋設置「智慧交通燈號控制系統」,啟用後讓竹北往返竹科尖峰時段開車時間減少約15分鐘。這項成功經驗縣府決定擴大到其他重要道路,接下來要在竹北交流道設置,預計今年底完成系統建置,明年初啟用,屆時竹北交流道、光明六路東一段周邊道路通勤時間可減少超過10%。
除打通交通瓶頸之外,縣府也致力改善縣境內道路品質,推動「路平專案」。例如進出竹科重要聯外道路竹東鎮公道路,過去因為車流量大加上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洞洞,縣府列入路平專案改善後,車輛行經不再巔跛難行,就讓開車族非常有感。楊文科在新鋪道路啟用前,還親自到場蹲在地上查驗施工品質,讓當地民眾留下深刻印象。
▲新竹縣興隆路路段 路平專案。(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縣府推動交通建設不只考量開車族,也照顧行人、弱勢族群的需要。為了打造無障礙交通環境,縣府在高鐵竹北站周邊路口試辦智慧有聲號誌APP系統,民眾只要在手機安裝APP,當接近路口時,手機會透過語音播報路口名稱、通行秒數等。這些路口也同時設置人行道無障礙斜坡、導盲警示帶、定位磚等,讓視障者穿越馬路時更安全,縣府曾邀請視障者及家屬現場測試,滿意度超過九成。
▲竹縣智慧友善號誌系統 視障者過馬路更加安全。(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展望未來,縣府將持續擴大推動公共自行車系統「YouBike 2.0」,除了竹北市今年7月上路的50站、400輛車,明年起將陸續完成新豐、竹東及湖口50站、350輛車建置,串連公共運輸的最後一哩路。
另外,跨新竹縣市的五大輕軌路廊計畫,會優先推動串連高鐵新竹站、竹北市區及新竹市區的藍線。縣府也規劃藍線先導公車,預計年底上路,培養新竹民眾使用大眾運輸習慣。
為了強化高鐵竹北站和竹北市區間的無縫轉乘接駁,縣府也和工研院及國內廠商合作推動「新竹縣高鐵自駕車接駁服務實驗計畫」,楊文科期許不久的將來,新竹縣能轉型成為自駕創新的典範城市。 (新竹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