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38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正佳星」正佳泛博物館群再添新成員

廣州2022年9月9日 /美通社/ — 2022年9月8日,29438號小行星正式命名「正佳星」暨正佳科學館、正佳天文館開館儀式在廣州萬豪酒店舉行。這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因企業集團從事公益教育而命名的小行星,這不僅是國際及國內科學界、教育界對正佳泛博物館群在公民科教事業發展上所作貢獻的表彰與肯定,也是對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天文學研究和科普教育發展的期許與鼓勵。本次儀式也宣佈了「正佳星球」兩位新成員 — 正佳科學館與正佳天文館的正式開館,「科學館」與「天文館」將結合原有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極地海洋世界」和「雨林生態植物園」,全力支持廣州2025年「博物館之城」建設。

1997年6月26日,一枚小行星在國家天文台的興隆觀測站被探測記錄在冊,獲得永久正式編號29438。今年,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批准,這枚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正佳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提名委員會委員朱進博士於活動現場宣讀了小行星命名公報,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建生頒發小行星命名證書及軌道圖銅牌。小行星命名具有國際性和永久性,是一項崇高的國際榮譽,命名一旦獲批,將為世界各國所公認,永載天文史冊。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台長常進院士表示:「『正佳星』的命名是國家天文台以及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對正佳企業集團、致力以公益場館建設的形式、推動天文科普、研學教育事業發展的饋贈。’正佳星’遨遊環宇,永不停息,這種特質,也為正佳集團各類科普場館的建設和運行,賦予了嚴肅、崇高和永久的含義。」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建生頒發小行星證書及軌道圖銅牌)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建生頒發小行星證書及軌道圖銅牌)

哲學家黑格爾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為國家公益性事業單位,在從事專業天文科學研究的同時,在科學傳播與普及方面具有優良的資源和優秀的人才隊伍。正佳企業集團將攜手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共同打造「正佳天文教育中心」公益項目,持續回饋與服務社會。在兩館正式投入運營後,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的畫面將實時呈現於正佳天文教育中心,實況轉播國家天文台工作人員的日常科研工作與探索成果,邀請社會大眾共同瞭解星空之上的奧秘。

(天文教育基地揭牌儀式)
(天文教育基地揭牌儀式)

國家天文台原副台長、巡天觀測和30米望遠鏡研發研究團首席研究員薛隨建博士現場分享了「正佳星」發現的故事。據薛博士介紹,早在1997年,當時一顆代號為B06988的天體被確認是一個新發現的小行星,並獲得國際小行星中心的暫定編號1997MV。此後,科研團組加強了對1997MV的追蹤觀測,並在以後多次「捕捉」到它。最終,基於BATC累積的觀測數據,可以準確定出它的運行軌道後,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公佈賦予1997MV永久正式編號為29438,並且其命名權歸屬於國家天文台施密特小行星發現團組。今年2月28日,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批准並發佈公報通告國際社會,小行星1997MV(編號29438)正式命名為「正佳星」。正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謝萌在儀式現場表示:「想像力是正佳銘刻在我們骨子裡的基因。作為廣州潮流地標,正佳廣場一直致力於打造想像力新商業,把文化、創意和夢想融進不同業態,為人們創造更多快樂和幸福。」

(正佳科學館、天文館開館儀式)
(正佳科學館、天文館開館儀式)

同日,正佳科學館、正佳天文館宣佈正式開館。正佳科學館總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位於正佳廣場北中庭六樓及七樓區域,作為國內首個主題式科學館,對標世界一流的科學館,以「探索科學‧啟迪心智」為核心理念,集娛樂、科學、教育、互動於一體,共設立六大主題展區、奇幻秘境及科學教室,包含大型柯氏力大轉盤、全球首創的馬德堡半球體驗、三重懸浮術、全沉浸式科學展區、科學尖端前沿的航天指揮中心和太陽系的大航海時代、經典科學再現的比薩斜塔與歷史上砸中牛頓的蘋果樹「後代」等亮點。

正佳天文館位於正佳廣場七樓西北側及八樓天台,總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以「穿梭星海‧仰觀蒼穹」為核心理念,在瑰麗的氛圍中,神話和科學並存,故事和歷史同現。於奧林帕斯山的美麗花園中,有諸神的故事,也有天體的科學;觀眾可以躺臥在青草地上,仰望星空,聆聽歷代天文學家發現宇宙奧秘的感人故事;更可以進入「仰星殿」中,穿梭星海,欣賞銀河的亮麗,體驗伸手摘星,超新星在頭頂爆發的震撼。

博物館作為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是促進科學普及的重要途徑之一。正佳星的命名,以及兩館的全新亮相,進一步豐富了「正佳星球」在自然與天文科學領域的科普研學與娛樂體驗功能,將助力正佳廣場發展成為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內領域最完整、型態最多元、內容最豐富的科學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