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愛金 / 雲林報導
「食農教育法」已於今(111)年5月4日發布,明定以「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等六大目標為核心,為普及農村社區食農教育理念,並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第二項之「零飢餓Zero Hunger」的目標,水土保持局特與財團法人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合作試辦「零飢餓」食材暖暖包推動工作,希望在教導農村社區食農教育內涵的同時,能適時提供農村弱勢族群食材協助,以降低隱性飢餓的問題。
8月9日水保局和海漁會於雲林縣崙背鄉羅厝社區舉辦了全臺第一場「零飢餓」食農教育課程,水保局李鎮洋局長表示,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素養,希望藉由到農村社區辦理食農教育課程,提醒農村居民及高齡者注重自身健康與營養,並教導大家應該挑選在地、當季、合乎個人需求與營養,並有助農業及食安環境的食材,讓農村高齡者都能健康呷百二。
▲食材暖暖包,吃在嘴裡,暖在心裡。(圖/水保局提供)
另為適時提供農村弱勢家庭關懷與協助,水保局透過在地農村社區組織的熱心協助,盤點瞭解農村社區裡行動不便、居住距離偏遠、高齡獨居、經濟低收或不穩定之弱勢家庭資訊,規劃納為食材暖暖包之發送與關懷對象,食材暖暖包的品項包含蛋白質、豆奶及五穀雜糧類等常溫即食品,且具有海洋之心生態標章、動物福利標章及農村好物標章之國產在地產品,以行動支持在地臺灣農業。李鎮洋局長當天也到弱勢家庭發送了第一份食材暖暖包,希望能提供弱勢家庭面臨斷炊之時的必要營養供給,及時補充身體所需均衡營養素。
水保局李鎮洋局長進一步表示,除食材暖暖包外,亦呼籲企業參與,期舒緩國內各種形式的飢餓困境,信義房屋已率先響應,捐贈600萬共6萬人餐次公益幸福餐盒,8月起至12月15日,全國或縣市立案之扶助弱勢公益團體與農村社區,可至「幸福食材網」(https://0g2-coa.toff.best/)申請。
▲李鎮洋局長發送食材暖暖包,關心行動不便長者的飲食營養。(圖/水保局提供)
水保局後續將依據農村社區需求,結合海漁會與企業支持辦理一連串的「零飢餓」食農教育課程及食材暖暖包發送等工作,建立均衡飲食觀念及習慣,增進農村社區居民健康。如欲瞭解相關訊息與資訊,可至零飢餓行動網(https://0g2.coa.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