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人生的秋天,龍惠農期望與好友一同把美好玩出來。(圖/龍惠農 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永康街從日治時代教授宿舍地、文教學校聚集地⋯⋯,歷史脈絡多年來造就的人文薈萃、文化氣息,使得區域特色獨到,因此湧入的觀光客逐年增加,儼然形成了競爭激烈的商圈,然而人文與商業的拔河中,龍惠農成為了人文的一大拉力,他,如何做到的?

疫情肆虐後的永康街,少了人山人海的景象,聽不見各國語言的對話在街道穿梭,留下的是空蕩蕩的馬路,以及一間間顏色鮮豔的連鎖店,這是從捷運站下車後,走進永康街的樣貌,然而穿越各式大看板與招牌後,彷彿進入世外桃源,綠意盎然的店面,由翠綠的樹幹與枝葉包圍著,彷彿與旁邊的公園融為一體,還未進門,已經感受到濃厚的自然與人文氣息。

尋回人情味 帶頭不馬虎

「喝茶!喝茶!這是我們的陳年老茶!」啞舍永康創辦人龍惠農像是見到老友般,端出自己收藏的好茶,深褐色茶湯,色澤黑亮,如此不一般的珍貴之茗,卻大方的與初次見面的我們分享,還未暢談,已經感受到他最在乎的人情味。

為什麼有人膽敢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下,在永康商圈中央,扛起昂貴租金、佔地坪數相當大的店面呢?龍惠農笑稱自己是產業新手,所以不知懼怕,如同初生之犢不畏虎般,就踏入了這個時期無人敢碰的餐飲業,然而這只是他謙虛的玩笑話,其實這一番踏入,已是準備完全,並且意義深遠。

龍惠農看的不是要銷售什麼商品,攢多少利潤,而是找回難能可貴的人情味,「我從小住在永康街這一地帶,三十年前的這裡,是散個步隨處可見熟人,張三李四互相關心的溫暖地區。」回想起過往的他,嘴角不自覺上揚,眼神透露出渴望再回到此光景的期待。

一到外地打拼,就是數十年,起床甚至會忘記自己在哪個國家,因為疫情的關係,緩下腳步,多了時間在台灣,也讓他有機緣可以為自己的期盼努力,「客人進來,首先是奉茶,寒暄,真正的關心、認真的認識。」龍惠農提到,要求夥伴要用心交朋友,認識前來的客人,當客人再度光臨,就應該要記住對方,不該只是制式化的服務,行為舉止與字裡行間,都由啞舍永康帶頭做起人情味,「現在的速食文化,讓我們習慣了,也忘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互動,大家不是沒有人情味,只是忘記了。」他想要做的,就是一份提醒,一份尋回。

▲品牌藍底如藍天,門店擺放著各式收藏,像是龍惠農的小樂園,歡迎來到永康街的好友們,到此一聚。(圖/龍惠農 提供)

沈默的革命 把細節做到最好

「我最期待看到的場景,就是隔壁三樓的大叔,早晨送完孫子上學後,帶著報紙,來這裡吃上一碗粥,享受一份悠哉。」龍惠農為啞舍永康規劃了正餐時間的清粥小菜、下午的點心豆花、調飲,夜間啜飲小聚的節目,甚至有時朗誦、吟詩、歌唱⋯⋯,無疑是城市中的仙境,一拋世俗喧囂,來到這裡彷彿只有人與人之間的美好分享。

然而美好的內容,不只是純粹的情感,龍惠農也為餐廳間的每一道細節,都視為他的分享,因此所吃到的蔬食,來自於他接洽的小農,烹煮用的油,是自己榨的,醋自己釀、茶也是陳年收藏,而空間的擺設,也放上了過去收藏的古董、美畫,皆來自於他想要把好東西分享給好朋友的真心,因為到訪的每一位客人,都將成為啞舍永康的好朋友。

「短短兩個月,我的國小、國中、高中老朋友們,一個個都已經回來聚了!」龍惠農迎回老朋友,也廣結新朋友的善緣,如同店面空間中,裝潢擺設使用古老與新元素的結合,形成當代復古的氛圍,意味著人情味不分新舊,找回來就是美好的延續。

「不以價錢來計算,用感覺來評估。」是龍惠農再三強調的心之所向,人生沒有預期,隨境而轉,隨遇而安,不張揚理想的他,只想把細節做到最好,讓更多認同的人看見,也能形成一種好的影響,如同一種靜默的革命,踏在競爭之地,堅持把真正純粹的美好,實在真切的食材與人情味,帶進永康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