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與南山人壽關注國人健康,舉辦「國人自主健康管理行為調查」記者會,邀請(右二)南山人壽范文偉代理總經理、(右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左二)教育部體育署高俊雄署長、(左一)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馬文雅醫師,分享國人健康生活型態如何養成。(遠見提供)

2020年全世界遭受新冠肺炎的侵襲,大家開始願意為了自己的健康去進行審思,「自主健康管理」的概念也逐漸在民眾心中形成,然而《遠見雜誌》針對台灣1068位30~60歲民眾於109年5月12日至5月21日進行網路調查發現,民眾對於「國人自主健康管理行為」有三大迷思:迷思一:過半數國人普遍擔心疫情,但卻沒有更積極運動維持健康!迷思二:年輕就是本錢?越是年輕越不愛運動,小心亞健康。迷思三:過七成自覺健康,這些「感覺」準確嗎?每年健檢,逾半數做不到!這三大迷思可能會造成輕忽身體健康的狀況,坊間也保險公司對於類似這樣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方案,希望可以促進民眾多關注自己、並加強自我運動。

教育部體育署署長高俊雄表示,新冠疫情後全國雖有非常多的小中大型的體育活動持續的舉辦,但都沒有造成任何的疫情,表示只要做好個人的防護,一樣可以很健康的運動。調查報告從運動行為、防疫行為、醫療保險、自主健康管理等四個面向切入。

一、運動行為現況:五成民眾瘋運動,運動無感族近三成!
調查中發現有五成受訪者每週固定運動兩次以上(見表1),六都之中,以台北市每週運動的風氣最盛;近三成受訪者沒有固定運動的習慣,以台中市所占比率最高。而在運動類型上,近七成受訪者選擇戶外健行,形式包括登山、走路或散步,50歲世代明顯大增;而年齡愈低、運動頻率較高、收入較多者,對室內運動的接受度愈大。

二、疫情應對行為:疫情曝危機,過半民眾關注自我健康狀態!
對於新冠肺炎的疫情,新冠疫情間,也喚醒大眾對於健康、醫療的關注,有近六成的人感到憂慮,其中30歲世代最表擔心,卻也是最不特別作為的一群;在感擔憂的人群中,逾七成多的人購買防疫產品,五成左右民眾更加注意生活作息、關注醫療資訊,也有近三成比從前更關心自己的健康數值,整體來說,國人對防疫行為積極,進而對自我健康數值也更關注。就職業別來說,管理階層與專業人員的防疫行為最積極,逾四成回頭檢視自己的醫療保障缺口;管理階層與外勤人員對保險資訊最關注,是整體比率的近兩倍。

南山人壽產品發展暨精算功能陳維新副總經理分享國人健康與保險如何一同升級,邁向新世代雙贏局面/照片:遠見提供

三、醫療保險需求:疫情導致危機感爆棚,四成的人自覺保險不足
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表示,這次疫情讓他們產生了危機感,於是回頭檢視自己的醫療保障缺口。四成受訪者覺得擁有的保險不足,尤以30歲世代比率最高。至於健康險的費用,近八成受訪者不超過收入的兩成;險種的購買以一般醫療險與意外險最多,其次為癌症險。收入較高、有檢視醫療保障缺口者,會在長照與殘扶險加強。
四、自主健康管理:七成六的民眾自評健康!但卻有近半數的人做不到每年健檢!

本次調查中,有七成六受訪者自己覺得自己是健康的,近九成的民眾則覺得自己是關注健康的,並將睡眠和血壓視為首要指標,其次在意BMI和走路步數。(見表5)一般健檢被視為瞭解身體健康的最重要工具,其次為穿戴裝置、App與專業測量機器;然而,逾半數的受訪者每年做不到一次健檢。相比之下,50歲世代、軍公教、固定運動者較注重一般健檢,管理階層對自費健檢接受度最高。

多數受訪者覺得,如果運動行為能得到鼓勵,將更有意願堅持下去;部分受訪者對自我管理缺乏信心,需要把動機轉化為誘因,才能持之以恆。調查反映多數國人也因鼓勵機制而提高自主健康管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