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

對學國畫出生的梅十方而言,繪畫的轉型,是非常重要而又有難度的。在繪畫創作上,起初,沒有太多的企圖心。但當一名美術老師的平凡人生,又無法完全滋養他的心靈。

一切的轉折,是從梅十方2004年辭職來到成都。

2014年舉辦的個展是「偏見·傲慢」梅十方藝術展。那個時期有意而為的制服化形象、紅鼻子的特徵,成為他的繪畫符號。

▲2014年的梅十方作品個展“偏見·傲慢”海報

但2016年的個展「我們人很多」開始,他開始在畫面除了人物外,還增加了更多大自然的元素,如雲、樹、花。


▲2016年的梅十方作品個展“我們人很多”海報

這兩年時間發生了什麼?從犀利的傲慢到純情的可愛是什麼讓梅十方老師在繪畫創作中增加了更多新的想法呢?

梅十方老師為了搞清楚思路,待在畫室裡兩年,很少畫畫,專於研究,一條一條去梳理藝術與自己的關係,和社會的關係、生產的關係、價格的關係以及影響力的關係。梅十方老師總結出一個規律,一個藝術家的作品真正值得收藏最重要的一點是藝術家有沒有貢獻,對於社會發展或文化貢獻。

那天採訪的時候穿的是深藍色的襯衣,梅十方老師也是深藍色T恤。沈寂的顏色中,都似乎在表達相對而言關於成熟些的思考。

個人更偏向喜歡「偏見·傲慢」那個時間段的作品。雖然彷彿直白,而浮世風情中晦澀的黑色幽默卻過目難忘。那種老百姓的所謂「廉價幸福感」也是動情而日常的。

作者意圖,藝術家的最初創作動機,藝術作品的作者經驗和真實意圖被增殖的神秘性。「作品的意圖」拒絕過度闡釋overinterpretation。

梅十方老師和張開溪老師兩位曾經在同一個工作室繪畫和交流了很多年。他們是一對有默契的搭檔,他們都是「前進學派」藝術家。一個偏傾訴觀念,一個偏內心琢磨,相輔相成在繪畫道路中探索。

現在的梅十方老師已經沒那麼熱衷釣魚了。他的興趣點在轉移,他現在更喜歡和更多氣息相投的人交流,啓發創作靈感,繪畫應該為時代發聲,為時代繪色,才能進入殿堂。

當下的時機,雖市場沒有那麼繁榮,但卻是一個可以醖釀精品的時代。

如果拿梅十方作品與上世紀末紅極一時的「玩世現實主義」藝術作一番比較的話,其作品呈現出的黑色幽默使其形成了他個人風格。他作品中灰色的形象捨去了外部張揚,更加平易近人,在與觀眾對話交流中更容易勾起他們對現實的無奈、苦澀、生存感或基本的幸福感覺,不知不覺中開始審視社會文化更高層面的問題。

——《梅十方其人其畫》華盛頓豪爾德學院藝術學
教授甘一飛

▲《草原上有很多花-2》布面油彩 160x160cm 梅十方 2016年-2018年

▲《草原上有很多花-4》布面油彩 70x140cm 梅十方2018年

▲《花海-2》布面油彩 100x200cm 梅十方2018年

▲《花海-3》布面油彩 150x200cm 梅十方2018年

▲《氣球》 布面油彩 160x80cm 梅十方 2016年-2018年

▲《雲—01》 布面油彩 200x200cm 梅十方 2015年-2017年

▲《雲—03》 布面油彩 150x200cm 梅十方 2016年-2018年


▲《雲—04》 布面油彩 200x150cm 梅十方 2016年-2017年


▲《雲—05》 布面油彩 160x160cm 梅十方 2015年-2018年